“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这几日终于迎来了“处暑”节气,武汉钢结构厂“爱心驿站”的周姐和胡哥总算是可以停下来“喘口气”。
在这个“热情”的伏天里,公司工会心系基层工人,建立了二航局首家以服务一线工人为主的“爱心驿站”。仅60平方米的空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桌子、板凳、报刊、杂志、医药箱、雨伞、酸梅汤制作机应有尽有,墙上还挂满了急救小常识和养生知识,广受工人们的欢迎。
酷热的伏天,冰镇酸梅汤最受厂区工人们的喜爱。“水不够了,要赶紧往冷饮机里加水了”、“桶里的水又用完了”这是在“爱心驿站”里听到最多的话。周姐和胡哥是爱心驿站的志愿者,他们一个负责驿站里的环境卫生,一个负责制作冷饮。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厂区内的温度高达40度,冷饮机前工人们排着长长的队,厚实的工作服早已被汗水湿透。
不到10分钟的时间,冷饮机里的酸梅汤就被一扫而光,周姐和胡哥赶紧加水,倒酸梅膏,“下一桶可能要等上15分钟,水刚灌进去,还有点热,等下记得早点过来。”周姐笑着对没喝上冷饮的工人说。
“这里4个50升的大桶平均每天要灌满两次热水,将水晾凉以后再倒入冷饮机。冷饮机平均每天要灌满8次,酸梅膏几乎是一天消耗一箱,热的时候一箱也不够用,大多时候都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胡哥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如数家珍的说出这一连串的数字。一旁休息的工人总是这样夸奖他们,“多亏有他俩每天在这边忙里忙外,我们才能有这么舒适的休息区,有风扇吹、有冷饮喝,有杂志看”。
照片墙上一张张汗流浃背的身影,每个人的脸上都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他们的眼神中有一种同样的光彩,“为建设事业贡献力量,是一种成就,是一份心安”。(姜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