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国道长乐项目处于福州市滨海新城外文武垦区内,同时又毗邻大东海湿地及河蚌自然保护区,在被誉为福建省的黄金海岸线上施工,中交二航局228国道长乐项目在建设绿色品质工程中提到了全所未有的高度,时刻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铭于心,融于行。
绝不多占用一份临时用地,伤害一课树
2017年12月,项目部正在准备着手建设项目驻地、钢筋加工场等临建,项目人员心里都乐开花了,心里想着项目驻地空间大一些,住宿及生活区都能有较好的环境,希望能选择在离城区不远的地方。在一次会议中,项目书记胡勇军宣读的关于福建省交通厅绿色公路建设的通知,强调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落实“四个交通”发展要求,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话音落下,正在兴奋中员工们瞬间皱起了眉头,感到无奈。
“我们是央企,肩负社会责任,更要时刻践行绿色中交,低碳中交的节能减排文化理念,这个工程是福州分公司最大的项目,也是我们在福建省大展拳脚,拓展市场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看到员工们的郁闷,项目负责人对着大家加油打气道。随后便果断下达指令,将拌和站、钢筋加工场、驻地、试验室等临时设施集中红线范围内的228国道路基上,占地面积共计高达24000平方米,充分利用临时用地资源,进一步做实永临结合,绝不多占用一份临时用地。
近日,笔者有幸来到228国道长乐项目,步入办公楼就被一片防风林给吸引住了,停下脚步感受这草木葱茏,绿意盎然的环境,就在这时的项目经理助理何世在旁指着侧边小树林的打趣道,“罗工,这树林可是大有故事的,看到没,那边200多颗是不是有点与众不同”。
笔者随着其手指的方向仔细一瞧,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来,还以为都是一样的。
“记得那是2018年1月下午,正准备建设预制场时,一台挖机已经开始场平,场区空地内有200多颗小树苗,挖机正准备清理。‘停!停!’被刚好巡查的项目负责人制止了,这个挖机司机还是当地人,就觉得很纳闷,不就一些普通的小树苗吗?有必要那么较真吗?项目负责人下令要将这些小树苗迁移到项目部背后的防风林中去,待临建拆除时,再为这200多颗小树重返“家园”。何世为笔者描绘当时发生的场景
后来有人说,花人工设备去帮小树苗“搬家”花了不少冤枉钱,不划算啊。可项目负责人却津津乐道:“绿水青山就是最大的效益,我们完成了能保留就绝不破坏一棵树的绿色施工诺言”。
“日光浴”下的变废为宝
项目桩基施工期间,泥浆的排放问题可着实让工程部副部长王喆犯愁,前边是外海毗邻海蚌自然保护区,后面是内湖垦区接壤湿地保护区,再加上福州市的施工环保要求高,泥浆即使经过三级沉淀排放也是不达标的,施工场地较狭窄,枯水期施工时间短暂,工期紧迫,面临各方压力蜂拥而至。
急的王喆在基坑旁不停的来回走动。
看着眼前正在施工桩基的产生泥浆流入泥浆池中,有种越看越不顺眼的感觉,突然看到泥浆池表面经过太阳的“沐浴”,部分泥浆干化了,王喆赶紧小跑上前伸手抓了一把,忽然笑着捏了一下,心想液体不好运输,固体就可以呀。况且项目部的绿化带近期也开始施工了,需要大量的培土。此时的王喆越想越兴奋,二话不说,火急火燎的赶到常务副总工王海南的办公室中,将泥浆干化、重复利用的方案述说了一遍。听后王海南觉得该方案可行非常高,不仅解决了泥浆排放问题,同时也解决了绿化带的培土问题,更重要的是没有污染环境,做到更好保护水体水质,达到“零”污染的效果,可谓是一举多得。
王喆立即着手安排人员进行泥浆摊铺,经过太阳光晒干,效果显著。整整130根直径1.5米的桩,平均每个桩长高达35米,产生将近高达8000多方的泥浆,2019年3月桩基完工后,将近有2000方的干化泥浆被作为绿化带的培土,剩余的也用渣土车运输到消纳场中去了。
为生态环境“让道”
项目公路段建设初期,由于线路接壤海边,路基段有着127万平方米的填砂,起初是考虑吹填法施工,施工进度快,人员设备投入少,成本低。这本是一件好事,项目负责人心中却是忧虑起来:在施工的角度中这确实是最优的方案,可是如何保障施工过程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呢?
“在一次方案讨论会上,项目部会议室上演了唇枪舌战,一部分人建议采取吹填法施工,127万平方米的填砂,若采取汽车自卸式工艺,挖机和运输设备剧增,成本增加高达1200万。另外一部分的同事主张汽车自卸式填沙施工,表示吹填法施工会造成大量的污水流入至海内,污染水质,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沙尘,造成大气污染,就这一条就过不了环保关,双方态度强硬,挣得可谓是脸红脖子粗。两难之际,项目负责人拍板:选用汽车自卸式填沙施工,工程施工决不能牺牲和破坏生态环境,虽增加成本,我们必须为生态环境‘让道’。”工程部副部长黄如旦为笔者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