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中心公司新闻

翰墨光影见证中交集团助力福建交通事业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2-09-28阅读次数:

9月27日上午,由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指导,中国交通书画摄影协会、中交集团工会联合会、中交集团科学技术与数字化部主办中交海西区域总部、中交二航局等单位承办“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福建交通建设十年成就书法摄影展(以下简称展览)开幕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李庆忠通过视频祝贺展览开展,交通运输部原安全总监、中国交通书画摄影协会会长刘功臣代表联合主办单位作讲话并宣布展览开展。

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原主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刚,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黄楠,福建海事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徐庆伟,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党委书记林耿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福建总站党委副书记、副召集人洪波,中交集团科学技术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正职级)曹信红,中交海西区域总部党工委书记杨慧杰,中交二航局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薛安青,福州市鼓楼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望青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观展。

 

 

本次展览得到了福建省交通运输厅、中国海员公路运输工会福建省委员会、福建海事局、中国船级社福州分社的大力支持,展出的100余幅摄影作品和30余幅书法作品,是从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报送的近千幅书法、摄影作品中精心遴选出来的,展览从9月27日至10月1日在福州市朱紫坊展出。展览按照“富强路、连心桥、筑梦港、幸福城、扬帆海、交通人、向未来”等模块组团式呈现集团在福建各项目建设情况,与此同时也反映福建交通运输事业非凡十年的辉煌成就,讴歌交通人拼搏奉献的时代精神,营造奋进新征程的浓厚氛围,激励干部职工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八闽通达,福地生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福建交通运输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福建“由通向畅、由畅向优”跃升,全面建成“两纵三横”综合运输通道,在全国率先实现市通高铁、县通高速、镇通干线、村通客车。福建高质量路网畅通经济动脉,现代化港口群强势崛起,“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交通运输服务更优质高效,综合交通发展总体水平迈进全国先进行列。

中交集团一直以来都是福建交通发展建设的重参与者和积极推动者,双方合作硕果累累,涵盖港口、疏浚、公路、桥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生态治理、房地产及城市综合开发等多个业务领域,承建的近30个福建项目荣获省部级乃至国家级优质工程奖项,有力推动了福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亲历见证了福建十年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巨变。作为活动主要承办方,中交二航局扎根福建30余年,深度参与福建的经济社会建设,承建了魁岐大桥、螺洲大桥、琅岐闽江大桥、马尾大桥、洪塘洪山大桥、道庆洲大桥、漳江湾跨海大桥、平潭海峡大桥、宁德沙埕湾跨海大桥等多个项目,将规划蓝图变成一幅幅现实画卷,见证着福建经济的发展与腾飞。

 

连心桥——桥梁连接山海与民心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今年1月29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福建省重点工程漳州市芝山大桥正式建成试通车,“时空之门”为设计元素,行人行走在桥上,犹如走在开启的时空隧道,如天空之城;车行桥上,如同漫步云端,光影交替中,给人一种穿越时空之感造型独特,国内罕见8月17日,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国内最宽叠合梁斜拉桥——福州白龙洲大桥(原名“闽侯二桥”)正式建成通车,对福州“两江四岸”以及滨江新城建设、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具有重要意义9月12日,中交二航局参建的福建省首座全桥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翔安大桥主桥合龙,作为厦门第二东通道,翔安大桥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国内第二座全桥预制装配化跨海大桥,促进了海峡西岸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厦门市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家物流新通道和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

中交二航局特别善于打“硬仗”。时间回拨到去年11月30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桥——福厦高铁泉州湾跨海大桥成功实现全桥贯通。至此,福厦高铁6标全线贯通,助力福厦高铁向2023年通车目标又迈进一步。

福厦高铁是国内首条跨海高铁,北起福州市,南至厦门市和漳州市,正线全长约2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中交二航局承建的第6标段起于泉州市台商投资区,跨越泉州湾进入晋江市,全长约27公里,为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标段。其中,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全长约20公里,海上桥梁长约9公里,主桥长800米、主跨400米,为双塔双索面钢混结合梁半漂浮体系斜拉桥,塔高约160米,主梁为钢箱梁形式,分为13种类型、77个节段,其中最重的梁段重达365吨;引桥长19公里,含连续梁15联、连续刚构23联、连续刚构拱1联、T构17联,结构类型多,施工工艺复杂,其中海上连续刚构及T构共37联,全部采用现场浇筑工艺。

在大桥主塔施工中,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引入自动开合模系统,将智能化引入模板调节、拼装工作中,既解放了人力又提高了精度,使模板拼装调校速度提升近3倍;主梁施工中,克服梁体吊装重量大、落位精度要求高、海上施工环境复杂等难题,采用分节悬臂吊装,先边跨、后中跨合龙总体施工工艺,于今年8月初实现主桥毫米级高精度合龙;深水区引桥采用多联无支座3×70米连续刚构,共21联,该形式在国内铁路施工中尚属首次。中交二航局项目团队研发了多联无支座交接墩主梁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技术,解决了传统支架现浇施工方法中支架搭设难度大且工程量大的施工难题,实现了跨海高铁无支座连续刚构桥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及工效。

有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加快“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福建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先行性项目,福厦高铁建成通车后,福州、厦门两地将实现“一小时生活圈”,对加快海峡西岸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为京福高铁的重要延伸,福厦高铁建成后将使福建6个市实现“高铁进京”,有效解决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制约问题,对促进福建快速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发挥沿海高速客运通道具有重要意义。

幸福城——地铁铺就百姓幸福路

轻帆数点千峰碧,水接云山四望遥。

福建,山海相融造就了她独特的城市格局。中交二航局承建了福州地铁2号线、4号线、滨海快线,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等项目,有效缩短了福州城区时空距离,促进福州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

由中交二航局参建的福州地铁二号线。

20194月26日,中交二航局参建的福州地铁2号线开通试运营;20218月3日,中交二航局福州地铁滨海快线项目首台盾构机顺利始发;今年9月1日,中交二航局福州滨海快线项目第3标段大滨区间顺利实现双线贯通......

时间追溯到福州地铁2号线第四标段厚桔区间联络通道最后一次混凝土顺利浇筑,宣告了全线“最长、最难、最险施工段”圆满完成。联络通道的顺利完工是四标项目部继提前完成‘车站封顶、过江隧道双线洞通及风井施工’三个重大节点之后啃下的又一块‘硬骨头’,这标志着目前全线施工中的最大安全隐患已经‘销号’,也意味着穿越乌龙江的险要路段从此有了能为生命保驾护航的‘逃生通道’。

所谓“联络通道”就是设置在两条隧道间的一条通道,若一条隧道出现问题,乘客可经过联络通道转移至另一条隧道,这样安全系数便得到了大大增加,因而联络通道又被称为“逃生通道”。

项目建设者在不断攻坚克难的项目建设进程中,不仅创造了一项项骄傲喜人的成绩,积累了宝贵施工经验,还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唱响了中交城轨品牌,更赢得了业主及业界的一致好评。

向未来——“中国建造”走向“中国创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近年来,中交集团围绕大交通、大城市和江河湖海等主业领域,在数字蓝图、智慧港航、大国重器、智慧交通和智能建造等领域的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了丰硕的建设成果,被中央国资委评为“科技创新突出贡献企业”。

这些成果在这次展览中可窥见一斑。在 “数字蓝图”领域,中交集团成功自主研发出 “OSIS”“海达斯”等全国产化的设计软件平台;在“智慧港航”领域,中交集团设计建设的 “天鲲号智能绞吸挖泥船”等一批智慧港航设备或系统世界领先;在“大国重器”领域,中交集团拥有 “振兴号”“首创号”智能掘进机等一批自主研发、世界首创的重大装备;在“智慧交通”领域,中交集团拥有“中交路游憩”“车路协同系统”等智慧服务平台;在“智能建造”领域,通过 “桥梁施工数字孪生平台”“混凝土云工厂”等智能建造技术,这些都呈现了中交集团助力“中国建造”走向“中国创造”的实践。

 

中交集团研发的水下悬浮隧道技术的效果图。

交融天下,建者无疆。中交集团不仅是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更是福建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交集团作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愿意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全产业链和综合一体化服务优势,更加主动投身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全面深化政企战略合作,为全方位推进福建高质量发展超越贡献更多的中交智慧、中交方案和中交力量。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