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晓春,现任南沿江城际铁路项目部一分部工长,因工作年限久或是因年长,工友们都喊他老夏。
朝阳初升,巨大的滆湖湖面波光粼粼,全长9公里的滆湖东西两岸,一排墩身如长龙的骨架绵延水中。湖中央的施工现场,老夏正指挥着现场的车辆设备。老夏皮肤黢黑,体型健壮,说话时声音略带嘶哑而沉着有力,繁杂的现场工作在他的调度下有条不紊地进行。
不惧艰难常努力,咬定青山不放松
夏晓春是公司工程的建设者,更是见证者。1983年,18岁的他意气风发地进入二航局,成为一名“工作体面稳定”的电焊工。他从一个打杂的小学徒做起,什么活计都抢在最前面,时刻紧盯着师傅的操作技艺,师傅为他的吃苦与上进所打动,将自己的技艺毫无保留都教给了他。得益于此,他的成长也很快,焊花“四射”下,夏晓春手中的焊枪有节奏地起落,精准地落在每一个衔接处,确保每一个衔接口都牢固安全,可以放心使用。也正是由于这段经历,练就了夏晓春对待工作精益求精的韧劲,和不允许自己经手的工作出现半点失误的决心。1995年,由于本岗位的出色表现,夏晓春被提拔为安徽裕溪口预制厂的工长。自此,他便辗转于各个项目,工长的头衔一干就是二十几年。“当时的预制厂主要是为码头预制构件桩、板和梁,承担了多项大型工程的预制构件任务,在一线的紧张环境中,我得到了不少历练。”1999年,夏晓春搭上了公司改革和快速发展的列车,实现从“水工”到“路桥”的转型,开始从事桥梁施工。2008年,夏晓春参加哈大高铁的项目建设,他直言“这是我第一次从事铁路建设,这也是我们国家极寒地区的首条高速铁路,当时内心的紧张与迷茫,我现在都还记忆深刻,但也正因为此,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进步。”从电焊工到工长,谈及干过的项目,老夏如数家珍:哈大高铁、丛莞高速、盐田一期、四期、五峰山长江大桥、南沿江铁路……
昼夜坚守勤作息,不忘初心三十载
2020年,是夏晓春进入二航局工作的第37个年头。三十几年弹指而过,谈及印象最深的项目,“那就是咱们南沿江项目了。”老夏笑容满面,眼里满是自己的辛劳成果。项目部成立之初,夏晓春就被分到了一分部进行筹备,“当时真是啥也没有”,触目所及的是一望无际的滆湖水,而如今,湖中央墩身林立,像一个个战士,昂扬站岗。随着工程的进展,为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实现环保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项目变更全钢栈桥方案为钢栈桥+钢管桩围堰方案。钢管桩围堰就是利用滆湖滩地围湖成岛,驻岛施工,保证两侧水域连通的前提下,实现变水上施工为陆地施工,极大程度上利于工程的推进,“能参与到其中我感到无比自豪。”老夏说道。
作为项目部分部的基层管理者,夏工长承担着调配现场工作、管理现场安全、跟踪现场进度、督促文明施工等方面的现场施工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夏工长努力挑重担、啃硬骨,就拿迎检事件来说,检验工作是铁路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能检查工作完成情况、发现问题。一分部的迎检工作多次受到业主、集团领导等检查团的赞赏,“迎检工作的准备,不在检时,而在平时。”夏工长用精炼的语句概括了自己所在的一分部迎检工作做得出色的秘诀。
平日里去找夏工长,不论高温酷暑,还是凛冽寒冬,一准能在现场发现他的身影,昼夜交替,辛勤坚守。这样,现场的劳务队一有事就可以找到夏工长,与劳务队沟通协调夏工长也很有一套。首先,他对各劳务队伍、现场的作业人员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其次,他有一套和劳务队打交道的“独门绝技”。最后,夏工长说道:“和他们相处多了,早就把他们当成了我们这个大家庭里的兄弟。”也正因如此,劳务队伍都服他管理,听他派遣。
从追风少年到工长老夏,岁月爬上了他的脸庞,常年的工地生活,造就了他粗犷的外表,硬朗的形象下却有着一颗爱学习求进步的心。他从不缺席分部每周两小时的学习会。学习会上,一分部经理赵栓成总会号召年轻技术员们,向夏晓春看齐:“夏工长参建项目多,见识广,经验丰富,却也还在不断学习,对于领导交代的任务常抓不懈,你们年轻的技术员们要以夏工长为榜样,踏踏实实干好自己的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大家纷纷点头,从心底佩服这位长者。
战鼓声声催奋进,旌旗猎猎踏征程
南沿江项目部“六比六创”抢滆湖,保首架,大干180天劳动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就在今年9月份的评比中,夏晓春获得了劳动竞赛先进个人一等功。“8、9月份主要的工作重心就是抢泄洪区。”按照设计方案,要先拆除前段的钢管桩,再对泄洪区进行施工。这样一来,不但会延迟工期,还会增加成本。老夏看着眼前的景象心底开始萌生一些新的想法:泄洪区或许可以提前干!确定这一思路以后,老夏和分部经理多次在施工现场查勘,讨论分析当前形势,凭借着丰富的现场管控经验,向项目领导提出他们的建议:抢抓泄洪区桩基及下构施工。在月度生产会议上,一分部经理赵栓成向项目主要领导陈述了新方案的具体实施步骤,再重点划出了对泄洪区进行提前施工的必要性。后经组织专家论证,最终领导商议决定:提前施工方案可行。确定方案可行后,老夏每天守在现场,紧紧盯着现场进度,一刻也不敢松懈,眼看着现场进度一点点追上来,老夏心中的大石这才放下。“我就负责把现场生产搞好,替咱们分部经理分忧。”在半工半宿的现场办公室,老夏如是说道。
预计在12月底滆湖全线墩身施工结束,在这最后的冲刺时期,夏晓春心里紧绷着一根弦,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出现在施工现场,做到对现场的每一台机器、每一方混凝土都心中有数,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去。在项目领导的指挥下,带领一分部上下卯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确保圆满完成“抢滆湖、保首架,大干180天”的任务目标。
夏晓春用三十七年的工地生涯向我们诠释了何为坚守,也塑造出了一个鲜明的“厚重、稳健、务实、创新”的四公司人形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二航建设者的创造力不断迸发,他们中不能缺少像夏晓春工长这样勤恳踏实的螺丝钉,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发光发热,一点一点地奉献自己的微光。
文:宁黎
图: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