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本初子午线,东经与西经于180度相遇,划分了东西半球;滔滔江水,一江之隔,划分了南北两岸的七省二市,也因此有了长江以北,长江以南,二航局承建的跨江大桥,几乎都在北岸,在常泰大桥北岸的泰兴侧,经年累积的土壤,沿江滩涂堆积起了一个冲积扇平原,这便是七圩小镇的由来,有一个叫做七圩的小镇。
2010年3月29日,泰兴市蒋华镇与七圩镇合并设立虹桥镇,七圩属于虹桥镇,泰兴是泰州的一个县级市,泰州位于江苏省的中部,古称海陵,原为长江口与黄海交汇处的一片陆地,是江淮之间通江入海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门户,有“水陆要津、咽喉据郡”之称。近海滨江的优越地域位置未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港口,码头,渡口,这些依水而生的江边老工业城市,孕育了一批老一代人的城市记忆和印象,而一张张的轮渡船票则是轮渡时代的见证。
万里长江,奔流入海;千埠并起,因水而生。从嘉陵江口到黄浦江畔,密布着中国40%以上的人口和上百座城市。便利的交通网让城市群融合成强大的动力,融合、联动、创新,赋予了城市群新的发展引擎。泰兴因江而生、依江而兴,24.2公里的长江岸线在泰兴形成了一段美妙的曲线。发达的水系,便利的交通,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强富美高的江苏,如果你想了解长三角上的繁荣,不妨先坐一坐轮渡,以长江干线上的七省二市展示了真实中国的横截面,长江上的故事且向你娓娓道来。
江上来回行驶的轮渡,黄金水道展现水域交通的美的时候,也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上个世纪,泰七圩汽渡于1987年10月正式通航,承接着常州和泰州往返上班人来人往,每一班轮船就像长江上的班车,客源不断。在长江的水域蓝图里,泰州通往对岸常州依靠仅有古老的渡轮,与经济发展极为不适应。
氤氲江水,薄暮冥冥,汽笛声音阵阵,这是江边上独有的乡愁。轮船码头是七圩小镇与常州,南京等长三角城市沟通的窗口。每天鸣笛,解缆,起锚,开往常州侧的圩塘渡口。七圩渡口位于长江之畔,渡口距离项目部不远,常常听到鸣笛,那是船即将靠岸发出信号,轰鸣声时而哀转绵延,时而阵阵低沉。渡口码头上有排平房,供旅客候车、购票,旅客们肩挑背扛,等候着一艘艘船缓缓驶过来,赶路人赶车赶船经过漫长的等待,踏上框框作响的铁板船,驶向远方。
七圩小镇便在这附近,小镇商业繁荣,有集市庙会,荟萃了人间烟火味的各类小吃,筋道的兰州拉面,醇香的淮南牛肉汤,刺啦刺啦的烧烤,一个个小作坊的店面温暖了日落而息下班而来的饥肠辘辘,小摊贩们推着小车在小镇的中轴线上贩卖日落和小吃,两边煎至金黄的茄子烧饼,五花八门的凉菜和新生东街拐角处的烤鸭总是清香四溢。傍晚时分,七圩党群中心的文化搭台,给小镇居民带来视觉盛宴。傍晚,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下肚,洗去一身疲惫,熙熙攘攘的街道诉说着务工人员的浮浮沉沉的故事,正如90年代的港漂,21世纪的北上广漂一样,人们从四处而来,诉说着长三角建设者的故事。
隋唐之前,中外交流一般通过西面的丝绸之路,水上丝绸之路,便是通过京杭大运河从沿江到大海。2019年,常泰大桥开工建设,七圩渡口,虹桥镇,泰常路与大桥紧密联系起来。随着沿江工业的发展,航运的发达,造船业的繁荣,经济的腾飞带领着小镇居民迈向美好的生活。蒋华,七圩,虹桥三镇合并后,位于扬子江畔的虹桥工业园区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七圩汽渡连接常州、无锡、上海、南京等大都市,在这里,扬子鑫福造船业通江达海,扬子江制药蜚声内外,虹桥工业园带动就业。这里有争分夺秒的抢救,有望眼欲穿的等待,更有新生命诞生的喜悦。有对速度和激情的热爱、向往和追求。
风吹浪涌,江水像往事欲言又止,长江上的故事欲说还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时间的经纬交织,固有的离别和乡愁在山水之间的相逢展现。常泰大桥将带着两地的居民,带领着长三角迈向美好的生活。汽渡逐渐退出时代舞台,时空速度的变化和经济的腾飞,大桥承载着新的使命。
习总书记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便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