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王杰很好找,直接到现场,晒得最黑的那个就是。”听说要采访优秀青年党员,王杰未婚妻吴梦颖笑着说道。果真在机器轰鸣、吊车穿梭的现场,一眼就看到了那个忙碌的“黑影”,一米八的大高个,长相帅气,咧嘴笑时,黑黑的脸膛会泛亮光,像个黑瓷人。
2017年,刚毕业的王杰选择投身二航局大家庭,三年来的现场历练,让他从初出校门的技术员,变成一位能独当一面的分部技术主管,三年来的每一步都走得勤勤恳恳,渐渐从一个爱运动的大男孩变成一个能在现场肯定在现场、能不坐办公室就不坐办公室、不休假不娱乐的典型工程汉。问起当时怎么会与工程结缘,他说“十几岁的时候,亲眼见证了我家旁边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通车,当时就觉得心潮澎湃,心想我以后也要干这个!”就像是有股巨大的魔力,把他指引到了这里。每一次工作的出色完成,不仅仅是现场技术主管洞悉全局、起好带头作用的责任,也是身为青年党员“时刻冲在最前线”的担当。
机遇只青睐“保证完成任务”的人。1337-1366#墩位于武进制梁场正前方,属于架梁通道的命脉,今年6月底超高压完成迁改,南沿江项目部随即成立2-4架子队,王杰任该架子队技术主管,以确保提梁设备的拼接及架梁不受影响。可是经勘测发现,1361-1365#墩地质特殊,原地面以下9米填满垃圾,恶臭味严重,且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位位于原地面下1.5米处,这无疑大大加深了桩基的施工难度;接踵而至的是七月梅雨季,该施工段地势较低,施工场地经常被淹,“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王杰的带领下,技术员们连续穿一个半月的雨靴穿梭在雨水泥泞之中,头顶是温热的雨滴,脚下是沉重的“泥靴”,他们像一群战士,打赢了这场战役,保质保量的完成了项目部安排的产值计划。从6月底进场施工,到7月底基本完成该段桩基,再到8月底基本完成承台,预计到9月底基本完成墩身,随着工程进度深入到关键节点,王杰所带领的2-4架子队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王杰同样有信心各个攻破。绝不拖拉,是王杰的工作准则,他说:“只有找不完的借口,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所谓完不成的借口有很多,但完成的理由只有一个。
身为基层管理人员,王杰得出的经验是,多与现场工人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他们打成一片。这样不但能及时发现问题甚至可以未雨绸缪,把问题隐患消灭在摇篮里。现场安全问题同样是王杰关注的重中之重,王杰谈到:“和现场工人一起检查安全问题,不仅能增进感情便于工作的开展,还能做好表率,打好样。”墩身模板加固时,王杰习惯带上两个工人一起上去检查,一方面落实安全生产的标准,另一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安全标杆。安全面前无小事,落实“一岗双责”,从细节抓起,做到每个环节都执行到位,切实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谈到是什么支撑着他克服险阻,一路前行,他答道:“干工程的人必须有信仰!”早上七点,王杰习惯在工人上班之前对工地进行巡视,为保证进度,王杰二十四小时在线,沟通工艺、协调问题、处理紧急事件。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对王杰来说,这既是身为共产党员的信仰,也是身为工程人的信仰,他满面幸福地说道:“一想到老了以后,驾车驶过自己参建的每一条路每一座桥,就觉得自豪满满,内心充满斗志。”
拔地而起的南沿江铁路壮观无比,其修建的过程却漫长而艰辛。为了建成心中的那座光亮的桥梁,他离不开那个他想大干一场、肆意挥洒汗水的现场。未婚妻吴梦颖对此最有发言权:“从一个月一起吃两顿饭到现在一个月都很难见一面,我已经习惯了他时刻泡在工地,但我理解他的重任,理解他的责任心,这也是他最吸引我的闪光点。”
目前,南沿江城际铁路项目正处于抢工期大干时期,技术人员们心无旁骛、干劲十足地投入一线。上个月,王杰所在的2-4分部摘得先进团体一等功,他本人也荣获优秀个人一等功,切实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旗”,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一线彰显青春本色。
宁黎 杨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