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又到了麦忙的时节。火辣辣的太阳焦烤着大地,人们窃喜,让骄阳将麦粒再榨干一些。
平日里安静的村子一下活跃了起来。再也不见,老大爷扛着把锄头、后面牵着一头牛,慢悠悠地踱步。伴之而来的,是村民们忙碌的身影,焦急的神情。虽说,如今机器代替了人工。节约了许多人力。但这农忙的时节以及丰收的喜悦,是任何东西也替代不了的。
村口的石磨与石磙早已解甲多年。不知又见麦黄,是否能耐得住跃跃欲试的心?母亲几天前就买好一把崭新的镰刀,将机器收割不到的死角,尽数割去。放在路边,让过往的车辆碾出麦粒。这是新时代农民的新做法。
如今,村里的房子也大都翻修或是重盖。从前的围墙和院子也都换成了门口平整的水泥广场。将麦子摊在上面,不出一天便会焦干。金灿灿的麦子晒在自家门口儿,欢喜的村民,这时便会到集市上买两斤猪头肉,在弄上两瓶啤酒来犒劳一下自己。然后慢悠悠地躺在藤椅上,眼睛半睁半闭的拿着把蒲扇。见到过路的村民便高声喊道:“麦子割完了吗?”那边回道:“快了、快了,哟,你们家的麦子收成不错。” 得了句夸赞后,便露出满意的笑容,但也不能太骄傲,便道:“今年的麦子都不错。”
五月的这份农忙,太阳的炙热,把风都给凝固住了。坐在那儿,一动不动也会淌汗,但正因如此,才会让人们享受到一杯不同寻常的冰镇啤酒,或是直接将井水浇在身上的那份清凉,还有就是孩子们赤着脚丫子,踩在麦粒上,舔着冰棍儿的那份欢快。
两洪桥:裴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