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20个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到来之际,推荐大家观看《灵魂深处的忏悔》这期法制节目。节目中的主人公在自己27岁的时候因一时冲动刺死了自己的好友,之后抛下自己年仅4岁的儿子与丈夫开始了20多年的逃亡生涯,但是法网恢恢,最终落网。多年的颠沛流离,使她压抑很多情绪而无法释放,导致了心脏病、糖尿病和严重的失眠,但仍要面临漫长的刑期生活。主人公并不是一名党员干部,也不是因贪污腐败而犯罪。推荐同志们观看这期节目,是想警示我们每个人,哪怕一个再平凡的普通人,对于家庭都至关重要,都会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一时的冲动而导致的惩罚,都将是致命性的、一生性的、不可挽回的。所以,凡是我们都要三思而行,都要有法制纪律观念,都要有底线思维意识,都要懂得珍惜,这也是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的意义。
家庭是什么?家庭是我们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和群体形式,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毕生为之奋斗的基石和动力,是我们每个人贡献于社会的重要承载方式,也是我们每个人享受快乐、寻找慰藉最重要、最核心的精神家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
我们每个人,无论男女,对于家庭都是至关重要的角色。现在我们基本都能实现家庭“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享受衣食住行的美好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受到别人尊重,甚至能让整个家族感到无上荣光。这是我们通过自身不懈努力奋斗才得来的幸福成果。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良好的定力,清醒的认知,那么有可能“得到的越多,失去的越多”,“爬得越高,跌得更重”,“幸福只是暂时的”;如果因我们的贪腐、因我们的违法违纪行为而酿成恶果,成为“阶下囚”,那么我们原本拥有的一切都将顷刻化为乌有,我们原本给家庭成员的幸福生活,都将化为我们自身和每名家庭成员的数倍痛苦来偿还。
那么,我们之于家庭,我们应该做什么?
我们应加强学习。除了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用以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以夯实我们的生存发展之道外,我们更应加强有关人文、哲学社会思想方面的学习,尤其要加强思想政治方面的学习,用以培养我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会让我们对纷繁芜杂的社会有更清醒的认知,“不畏浮云遮望眼”;才会让我们在各种诱惑挑战面前有更坚定的定力,“任尔东西南北风”;才会让我们在紧急突发的状况时能克制住可能让自己和家庭毁于一旦的狂热的冲动,让我们具备底线思维、保持危机意识,避免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影响发生,这正是我们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十分重要的目的。所以,自觉加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仅是我们每名党员的义务,更是我们的权利!
我们应培养良好的家风家教。家风连接社风民风、党风政风。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几千年生生不息,就在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重视通过家风家教来传承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这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著名的《钱氏家训》成就“千年名门望族,两浙第一世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通过培养红色家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相反,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的“老子办事、儿子收钱”,广东韶关政法委原书记叶树养的“留下2000万给儿子、2000万给女儿女婿”的人生目标,折射的是价值观的扭曲和家风的不正,最终毁掉的不仅是个人的声誉前程,还有整个家庭的幸福。因此,我们不仅是通过自身努力给予家庭必要的物质财富,我们更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培养正确的家庭生活观,给予家庭丰富的精神财富,通过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红色家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注重品德教育,来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培养德才兼备的下一代,我认为是我们每个人除了通过工作贡献于社会之外的另一同等重要的人生贡献!
真正的幸福快乐是什么?歌曲《幸福在哪里》这样唱到:“幸福在哪里?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她在精心的耕耘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她就在你晶莹的汗水里,在你闪光的智慧里”。歌曲《快乐颂》歌词里这样说到:你快乐吗?快乐其实也没什么道理,第一步就是向后退一步,快乐就是这么容易的东西,年轻的心能重复用到老。《人类简史》一书里对幸福快乐有过这样一段分析:金钱确实会带来快乐,但是有一定限度,超过限度之后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所以,对于一个年收入只有1万元的清洁工,突然获得1万元,他的主观幸福感可能会维持好一段时间,而对于一个年薪几千万元的高薪主管,即便突然获得几百万元,也可能压根激发不起他的幸福感。对幸福快乐的真正影响,不在于任何像财富、健康甚至社群之类的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条件和主观期望值之间是否相符。因此,幸福快乐是什么?在我看来,真正的幸福快乐就在我们为之奋斗的事业里,在我们平淡幸福的家庭里,在我们简单纯粹的生活里,在我们珍惜感恩的情怀里,在我们永远年轻的心态里。
这就是我们之于幸福,我们之于家庭。
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