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新闻

廉说——裴志城

发布时间:2019-05-13阅读次数:

 

        五月是党风廉政宣教月,在这个月里,学习了许多廉政方面的知识,参加了许多相关的活动,也观看了很多的廉政警示片,期间,颇多感触。虽说本人既非身居要职,又无相当之权利。但在自己微末岗位之上,保持一颗初心,兢兢业业工作,亦在宣教月期间感悟颇多,拙笔之下,言不尽意,与诸君共勉之。

        中国自古推崇两个字:“慎独”。当独自一人而无别人监视时,也要表里一致,严守本分,不做坏事,不自欺。这也是中国古代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个人风范。倘能做到此,非为圣人,亦可称之为君子也。

        中国古代不乏这样的君子,明代被称为“海青天”的海瑞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其初次为官,是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的教谕,当时有御史到县学查看,其余官员下跪行礼,唯独海瑞只作长揖道“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大概清廉者,首先是骨头要硬,亦或是骨头硬者,必定清廉吧!从此,海瑞第一个名号“海笔架”因此而得。其后,海瑞清丈土地打击豪强,“洗劫”总督公子财物,到一封“治安疏”直指朝廷。正如嘉靖皇帝所言此人可与比干相比。

        在当时的社会而言,海瑞之廉近于对自己苛刻,以至于海瑞先生给母亲过寿买了两斤肉,竟被胡总督关注。明末社会风气使然,就说当时的徐阶、胡宗宪等能臣干吏,抗倭名将戚继光,亦都不免存在或多或少的贪腐问题。独海瑞不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种菜自给。因上“治安疏”获罪朝廷,徐阶曾尽力相救,然而后来海瑞要求徐阶退还侵占土地。这非是恩将仇报,而是正义使然。徐阶是曾经尽力相救,可当时我已抱着必死的决心不是吗?如今,在国事面前,怎敢以私废公?这是海瑞对情与理的解释。

        明朝以来,官员的俸禄是历史上历朝历代最低的,这也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对官场清廉的向往。由于朱皇帝的父母就是因为官员的贪污腐败而饿死,所以他对此深恶痛绝。在朱元璋统治时期,凡经查出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都要处以死刑。他还规定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冲进官府,捉拿他所不满意的吏员;又规定:百姓们捉拿吏员,当官的如果敢阻挡,那么“全家族诛”。就是这么对贪污腐败实行严刑峻法,然而贪腐案件仍然是屡见不鲜,最为奇特的一个场景是某年,发榜派官364人,一年后被杀6人,其余358人戴死罪、徒流罪办事。什么叫戴死罪、徒流罪办事呢?就是说官员被杀太多了,没有人干活了,把受罚官员拉出去,送到各个衙门去处理公务。这就造成了一个奇特的场景,很多犯罪的人过堂,上到衙门发现官老爷也戴着镣铐,和罪犯一样后面还有人监视。除了衣服是官服,活脱脱就是个犯人。

        明朝对贪腐问题的惩处最为严厉,贪腐问题仍然层出不穷。也许是朱元璋的制度过于严苛,但海瑞,却提出恢复太祖制,由此,许多人弹劾海瑞,更有甚者说他是大奸似忠。誉满天下,谤满天下,于海瑞何加焉?临终前,兵部送来的柴金多算了七钱银子,他也要算清了退回去。死后住处是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南京百姓为之罢市,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公道自在人心,从来不需解释。

        看了那么多以案明纪的案例,在官员悔过的时候,无一例外的提到丧失了理想信念,放松了学习。一个是“初心的蜕变”,一个是道德修养的缺失。至于后来,官员如果等到要以党纪国法来制裁,无疑已经是难以挽回了。在明末的大环境下用唯物史观去看待海瑞,其所作所为无疑是“不合时宜”的,但在当代社会,我想是正当其时。

 

 

两洪桥:裴志城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