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新闻

迷茫的青春不迷失——蒋红梅

发布时间:2016-06-21阅读次数:

       毕业三年后的那次小聚,你躺在沙发上仰望天花板,向我讲述着最近的迷茫:女朋友催着买房,父母催着结婚,你负责的21号墩第三根护筒底口出现了坍塌。生活、工作像是卡在瓶颈,正是突围的时候,而你,却时不时掏出手机刷刷微信朋友圈,满不在乎。床头堆满了桥梁专业书籍,大部分到现在连扉页都没翻开过。
  你的青春不曾这般颓废。那年校运会,伴随一声怒吼,你率先冲过终点线,被同学们称为“风神”。在校园广播站,大喇叭时常传出你富有磁性的声音,熟悉的人都知道,播音是你的最爱。图书馆,你看着一行行生动的文字,窗外微风吹过,伴着香草的味道,你说书籍就是灵魂伴侣。你曾踌躇满志,准备毕业后选择建桥事业闯出一片天。
  听我提这些,你却摆摆手,有些落寞:“青春这东西,心老了还能有吗?”我一时语塞。青春浪漫往往难敌世事变迁,当理想实现的速度还赶不上时代前行的脚步,当琐碎和安逸考验我们的心,“萎靡不振”和“未老先衰”随时可能占了上风,且还会正反馈般地摧毁活力和朝气。
    我们就此缴械投降了吗?有人说:“一个没有风暴的海洋,那不是海,是泥潭。”未经磨砺的灵魂,是没有深度的。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更有涌动的暗流、潜在的礁石。正是这些,才构成了完整而丰富的人生。也正是在崎岖道路上的砥砺前行,每个人的精神生命才能不断成长。
       精神生命是有力量的,“有精神之谓富,有廉耻之为贵”。不妨读读书。人们把读书比作充电,其实充实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精神的力量。读书可以让心灵坚韧强大,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而作《史记》……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试问人生“荆棘载途,何可扫也”?读书也。
       书里乾坤,纸上心迹,在书中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看见别人走过的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发现每个人都是这样成长的。青春不是年纪,而是一种状态,你觉得失败就对了,你觉得迷茫就对了,谁的青春不迷茫。迷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迷茫后没有思考,没有去寻找迷茫的原因,而是为迷茫找借口。我们都一样,正处于期盼未来,挣脱过去,当下使劲的“瓶颈”期。会狼狈,会失败,但更多的是要学会不怕,不怕动荡,不怕转机,不怕突然。 
       不要忘了你的那些故事。刚毕业你就到了沪通大桥工地,钻孔桩的机器怎么操作?护壁用的泥浆要怎么调?保护零线在哪里?每天上班你总能提出十万个“为什么”。由于语言不通,你在班组长那里吃了“闭门羹”,你天天粘着别人,最后跟他交上了好兄弟。那个时候的你,考虑问题虽然不全面,但工作主动热情,那个时候的你,有股不顾一切的精神头和闯劲,那个时候的你,蓬勃向上、富有朝气,带着才气。
     毛泽东曾说过,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写的。看来,人遇点困难,未尝不是好事。说到底,挫折和苦难,不过是块磨刀石。不被困难吓倒,不向挫折屈服,勇往直前,人生的刀刃才能越磨越锋利。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