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现实隔了几万碗心灵鸡汤。纷杂繁复的过程和故事,令人惊讶的不安或奥妙,有时候,图片比文字更有展露力。摄影者作为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是一个参与者,除了记录最具象征意义的时刻外,也可以饱满地呈现最平凡切实的生活。而二航人通过光影艺术所记录的时间的碎屑,或是可遇不可求的回忆触发点,无疑都透露着一股平易恬淡,温婉厚道。
图片是大时间里的一个小世界。很多摄影者的故事,从步履行囊开始,从人文情怀开始,或只是从记录纯粹明亮的愉悦开始。然而对于有些记录者来说,如果没有象征意义的时刻,似乎会有点不知所措,难以立足。工地的图片是建筑艺术凝聚前的割裂前景,施工者和工地的场景是拌合船、龙门吊的叙述,是起重机和吊车的暮色晖晖,所以这些照片怎么拍也拍不出震世的苍凉,不回应迷途和流浪,当照片关乎人类活动,尤其是大规模的建设行为时,照片便成了历史和时代的温故。在以“实”为核心的二航文化领域中,机械设备、进行态的建筑结构,以及僻远的自然体系,共同构成独有的建筑文化,摄影牵引着拍摄者的关切和沉思及表达欲望,不知不觉间成了企业文化的透视。摄影家沙飞曾说“摄影是暴露现实的一种最有力的武器,我总想利用它来做描写现实诸象的工具”,摄影展现现象,建筑本身所蕴含的美学姿态,同样造就了摄影的奇妙景观。
株洲七桥 (图 孙俊)
摄影是一个“强而有力的朋友”,一幅图便可以是全景式的洞察,并不局限在单一的图景里,图内图外,时间的前前后后,拍摄者的情绪态度,聚合以至饱满,视觉记忆放在画面的割裂点上,时间却是无限延伸的,当人物或静物摄影有了当代传媒的力量,即通过二航微信和网站平台呈现时,摄影及图片的意义便从简单的生活记录转为文化精神的描摹了。
株洲七桥 (图 孙俊)
所以,工地上的摄影作为温情、理性清峻的记录者,拥抱着现代建筑文明,文明由人锻造,由有序的规则和组织以及弹性的制度凸显,较少把传奇性和揭秘性推上建设的主题,反映的是时代建设的前进动力和不退却性。这样的明确和踏实,在摄影上可见一斑,伴随着摄影,伴随着清晨的第一滴露和落日的最后一缕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