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新闻

桑榆未失去,“东隅”传美名——方家

发布时间:2015-05-06阅读次数:
     “老伙计,今天过得怎么样?”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大爷抚着桑树,喃喃自语。在桐庐隧道施工现场,人们常能见到这一幕。大爷是本地的一位老桑农,大家习惯叫他 “桑大爷”。
     “桑大爷,今早又过来啊,这树迟早是要砍咯,你要是真喜欢桑树,铁路建好了,我们在周围给您建个桑树林,您天天过来唠叨。”见大爷这幅癫狂,项目书记宋庆仁打趣说。“小伙子,你不知道吧,这棵桑树可比我的年纪还要大喔。”大爷语重心长地说。
     “大爷,那您可真得给我们好好讲讲这树的故事啊!”大爷的唠叨,也逐渐产生了吸引力,宋庆仁屈膝而听。经过详细了解,这棵桑树的寿命已达四五百年,附近,这样的树还很多。如何在开凿隧道的同时,保住这些百年老树,让宋庆仁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转移。
     “将支护开挖改成暗挖,”经过几天研究,宋庆仁茅塞顿开,“原来,我们打算将隧道部位的岩土全部挖除,然后修建洞身、洞门,再进行回填,这样会比较方便,但是现在了解到这些老树都有着百年历史,堪比文物,想保住它们,就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总结以前在哈大、宿淮铁路工作经验,宋庆仁建议,在一些埋置深度大的地方,不挖开地面,通过暗挖能避免老桑树移除。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讨论,大家发现改变工法可行度高,也不会影响施工计划。
       暗挖法的运用是保住百年桑树的重要一环,同时让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以及地方政府参建各方及时全面的了解情况也非常必要,不被理解,好想法也很难实行。为此,宋庆仁走访一些部门,和一些负责同志沟通。
      “几棵木头,就算年份久,也不能影响施工啊,还是砍了吧。”有人这样说。可宋庆仁不这么认为。“挥一刀容易,不过这些可是百年老树啊,不少人出生的时候,它们就在那里,陪伴着这儿的人玩耍、学习、生活,它们就是这里居民的宝贵回忆,要砍掉回忆,有点难下手啊。”宋庆仁总是耐心地解释,苦口婆心,就像感染了桑大爷的癫狂一样。
       几天后,二航局为保护桑树改变方案的故事不胫而走,桑大爷逢人便说:“前阵子,二航为了保住咱们的那几棵老桑树可是花了大心思啊,特意从树下面挖隧道。”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