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综合新闻

父爱是一片辽阔的海——蒋红梅

发布时间:2014-10-28阅读次数:

       我是一个传统家庭成长的孩子,传统家庭给孩子的印象通常是严父慈母,而我的父亲却是慈父形象,他是典型的南方“趴耳朵”,性格温柔,没有什么脾气,喜欢说好话。这,对于经常犯错的我,减少了很多挨骂的机会。
       年幼时家境贫寒,为了让我上好学,吃好饭,父亲总是不停地忙碌。每当空闲时,父亲总会给我讲祖父疼爱他的故事,原来父亲小的时候也是和我一样淘气爱闹。午后的阳光异常明媚,偎依在父亲的身旁,暖意融融,欢声笑语里,家里的猫也会附和着伸个懒腰。这幅温馨的图画,镌刻在脑海里,时刻唤醒我对父亲的记忆。
       1998年夏天,我第一次离开家去县城上学,父亲送我到学校,帮我买好了生活用品,在要付账的时候,他反复问我:“你还要买其它东西吗?”其实我心里明白,什么东西都不缺了,为了让父亲多陪我一会,我只好说:“还没有买胶水呢。”父亲点头道:“你看老爸多粗心,竟然忘记这个了。”然后又带着我走回货架旁。“还是买这个粉色兔子形状的胶水吧。”父亲挑来拣去,最后,拿了个最贵的给我。父亲背着满身的行李,送我回宿舍,爬楼梯,汗水浸满额头,我伸手给他擦汗,他摇摇头,说:“不用,不用。”汗水摇落,在他看来,滴下的不是汗水,而是流露的开心;我伸手接行李,他也摇摇头,说:“不用,不用,你拿不动。”在父亲的眼里,我是永远长不大的。到了宿舍,他一边整理东西一边说:“如果还差什么,一定要跟我说,有什么事情就用公用电话打给我,我还有事,有空就来看你。”我的宿舍在六楼,我说要送他下去,他不肯,我便噙着眼泪悄悄地站在楼梯口,偷偷地望着父亲离开的背影,从六楼一直到一楼,蹒蹒珊珊的,他分明很累了。等他走出校门,消失在建筑群里,我才擦干眼泪,这一刻,我觉得父亲的背影是那么的伟岸,是支撑我校园独立生活的全部力量。
        2011年大学暑假,父亲带我去超市,他如数家珍,念念叨叨的,把我喜欢吃的零食买了一篮子,很多时候,我都记不住自己喜欢吃的零食的名字,父亲总会一一记住。在付款的时候,收银员说:“共69.7。”父亲从钱包里面掏了一张100元人民币,然后收银员找了30.3元,父亲疑惑地问:“你刚刚不是说49.7吗?”收银员又说:“是69.7元。”父亲说:“你说大声点到底是多少啊?”我赶快过去,看了小票,的确是69.7元,才拉着父亲不好意思地走开。父亲已经年迈,连听力都下降了,我却都不知道。回家后,我反复问父亲是否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父亲笑笑说:“你别担心,我好的很,可能昨晚洗澡没有注意,水进到耳朵里面了,不碍事,过几天就好。”父亲总是这样谅解他人,不让大家为他担心。
       父亲对自己粗心,对我,永远是那么细心。现在,父亲还会经常提醒我,乘公交车带零钱没有啊,取钱不要太多啊,如果取多了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放在钱包里面……今年七月,我要去芜湖工作,临行前,父亲还悄悄往我的兜里塞钱,说一定要注意安全。随着列车徐徐驶出车站,望着父亲瘦弱微驼的背影,我的心酸酸的,眼湿湿的。我很佩服朱自清,在《背影》中,他用朴实细腻的语言描写出对父亲的爱,而我却是如此笨拙。
       小时候,我多么渴望长大,这样就没有父亲的叨叨絮语。可现在,我多么希望时间停在小时候,这样,我就能聆听他讲的故事,父亲就不会再继续苍老,不会让我天天惦记着他的身体,惦记着家。父亲的爱像海洋般辽阔,而我永远是父爱海洋上的一叶扁舟。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