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由公司参建的引江济淮二期先行工程东淝河一线船闸改造工程,闸首底板开始首次浇筑,标志着船闸改造主体工程建设正式启动。
该工程位于安徽省淮南市,距淮河主河道约两公里,未来长江水自此进入淮河,拟对原老船闸按2级航道标准进行改造重建,与在建东淝河复线船闸平行,并共用上下游引航道,是引江济淮工程东淝河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江济淮二期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施工内容包括上下闸首、闸室、上下游导航墙、靠船墩等水工建筑物,生产辅助建筑物及其他船闸配套工程。船闸改造后,整体尺度将达到280米长,34米宽,门槛水深5.6米。
为降低首次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混凝土的温缩裂缝,此次施工利用长臂挖机浇筑水泥含量较少、防渗性能显著的塑性混凝土,有助于提高施工质量,降低成本。这也是安徽省首次采用塑性混凝土技术完成船闸底板浇筑。
项目部在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严格施工精细化、基坑安全管理规范化、环保措施标准化管理,按照进度计划安全有序推进建设。预计一期船闸2022年底试通航,年通航能力将达2750万吨。二期船闸计划2024年5月完成,年通航能力将达到3340万吨。
引江济淮工程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是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结合灌溉补水和改善巢湖及淮河水生态环境为主要任务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此外,工程在供水方面将涵盖安徽省12市和河南省2市,输水线路总长723公里。
引江济淮工程通航后,将形成以长江、淮河、江淮运河为通道的千吨级“工”字形水运网,位于淮河中上游的船舶将直接通过江淮运河进入长江,部分航线可缩短航程近400公里,对带动沿线地区航运物流、人文旅游等产业,支撑安徽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整体水资源调配等具有重大意义。
张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