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项目部传来消息,大桥5号墩完成最后一次下塔柱混凝土浇筑,标志着大桥全部主塔下塔柱完工,即将全面进入下横梁施工阶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主跨1176米,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桥、最大规模多功能荷载非对称布置桥梁。主塔设计总高352米,是目前世界在建最高桥塔,共分上、中、下三个塔柱区段。上塔柱采用“钢-核心混凝土”组合结构,中、下塔柱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结构庞大复杂,施工、质量、安全风险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
自5号墩下塔柱施工首节段至今,近四个月的时间里,主塔共“长高”49米。混凝土浇筑量12000余方,使用钢筋超3100余吨,一串串数字背后是项目人员的艰苦付出。
据二航局项目总工康学云介绍:“由于主塔为大倾角、大摆角的空间钻石型结构,项目部联合相关设计单位设计了全新的爬模架体,克服了复杂的边界条件限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进行了模块化组装、灵活选装。在保证架体稳定可靠的前提下,缩短了安装时间。”
同时对爬模液压系统进行了全新研制,其自动化、同步性、易用性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大大减少了操作人员。在首次在大倾角大摆角的不利工况下,实现八面同步爬升,爬升精度控制在10毫米以内,单次爬升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有效缩短了工期。
主塔是大桥施工的关键,其进度对主桥施工至关重要,为保证主塔施工各项工作万无一失,项目部多次邀请国内桥梁专家现场调研指导,组织召开专家研讨会10余次,形成了配套专项方案12项。
建桥团队在项目负责人种爱秀的带领下,制定出四个塔肢的逐日施工计划,细化到每天需要完成多少个钢筋接头的焊接、完成多少根钢筋的绑扎、完成多少根拉杆的安装;对每日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动态调整次日工作计划。通过严格落实二航局推行的逐日计划管理,塔柱施工工效明显提升,工期显著缩短。为后续如期完成下横梁施工节点赢得了宝贵时间,为主塔后续施工积攒了宝贵经验。
“随着冬季的到来,江风逐渐变大、变冷,但我们始终按照各自分工坚守岗位。混凝土浇筑期间,现场技术人员24小时全程监督。哪里有工人哪里就有管理人员,这是所有人都坚守的原则。” 5号墩现场负责人汤叶帅介绍道。
根据江苏省交建局常泰长江大桥指挥部第5次劳动竞赛和二航局“六比六创.三型一流杯”劳动竞赛要求,项目结合四季度生产实际,启动了第5次劳动竞赛并召开了动员大会,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紧抓施工生产黄金期,全面掀起大干高潮,在保证安全、质量、环保、防疫等工作的前提下,保证施工进度,兑现工期节点,全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同时,项目党支部为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青年们的生力军作用,还成立了“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让鲜红的旗帜在施工现场高高飘扬。面对接下来难度极大的下横梁及中塔柱施工,项目全体人员将以昂扬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孙威 黄剑锋 刘洋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