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4个月,浇筑混凝土12.6万立方米,公司承建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于10月21日晚,完成全部南锚碇填芯和隔仓施工。
仙新路过江通道是联系南京江南和江北地区的重要通道,主跨1760米,一跨过江,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悬索桥,其锚碇是主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分为南北锚碇。其南锚碇基坑开挖深度达58.4米,截面面积达3200平方米,能容纳下一个黄鹤楼。
南锚碇采用地下连续墙结构,圆形地连墙直径63.5米,主要分为底板浇筑、填芯和隔仓施工三大工序。其中10米深底板浇筑为底部基础,完成后同时进行填芯和隔仓施工。其中填芯分为11层浇筑,单层浇筑3.6米;隔仓按垂直高度分为9层,单次浇筑4.5米,填芯和隔仓钢筋总用量达到1600吨,共计浇筑混凝土约12.6万方。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克服了交叉施工、连续施工等困难,积极克服地质条件技术难度等因素,比原计划提前16天完成了南锚碇工期目标。
“南锚碇建设规模大、难度高、可借鉴经验少。整个填芯和隔仓施工周期长,存在多次大方量混凝土浇筑工作,方量大、砼质量要求高、连续作业时间长、高温天气等因素给项目团队带来了巨大压力。”仙新路工程A3标负责人张国浩介绍。为避免大量临时结构的施工,浇筑过程中采用塔吊加导管,配合泵车施工的工艺,实现了混凝土快速、灵活浇筑。此外,为防止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结构内外温差大而产生裂缝,浇筑采用分层分区浇筑,试验人员全程监控,严格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确保浇筑过程顺利。
按照施工计划,填芯和隔仓施工完成后,下一步将进行封顶施工,随即正式施工锚体结构,预计明年7月完成全部锚体施工。目前,仙新路过江通道乌龙山隧道和引桥部分也正在全力推进,全体建设者将继续发挥二航人拼搏奉献、开拓创新的精神,凝心聚力推动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通车。

邱才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