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常泰长江大桥1号主墩26号桩顺利浇筑,标志着世界跨径最大公铁两用钢桁拱桥钻孔桩施工全部完成,大桥水上基础施工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据项目总工康学云介绍:项目部施工的大桥北岸1号到5号墩均为长江水中基础,其中5号墩采用沉井基础,1到4号墩为群桩基础。群桩基础就像大树的树根牢牢扎入地下,保证大桥墩身屹立不倒。1号、2号墩为天星洲专用航道桥主墩,专用航道桥主跨388米,为世界上最大跨度公铁两用钢桁拱桥;3号、4号墩分别为主航道桥的边墩和辅助墩,为世界上最大跨度斜拉桥;1到4号墩桩基采用136根直径2.5米至2.8米变截面钻孔灌注桩,桩长112米至122米,其中122米的长桩有36根,占总桩数的26.5%。
1到4号墩群桩基础于2020年10月30日开始施工。为保障大直径钻孔桩顺利施工,二航局建设者创新应用了多个“金点子”: 采用“进二退一”的钻孔方法,结合扫孔时的扭矩大小判断孔的垂直度,做到了始终将钻孔垂直度控制在1%以内;通过观察渣样判断地层的变化,及时调整钻进参数,最大限度预防斜孔等情况的发生。通过多措并举,稳定成熟工艺,持续优化创新,推进钻孔桩标准化作业,实现了安全、质量、进度可控,主墩已完成检测的桩基全部判定为Ⅰ类桩,为建成江苏省公路水运交通样板工程[1] 奠定了坚实基础。
常泰长江大桥在桥梁施工领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将实现四个“首创”和六个“世界之最”。大桥建成后,从泰兴到常州的车程将从原来的1.5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左右。三种交通方式过江,在“锡常泰”城市组团建成了高度分享的1小时通勤圈,为经济融合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支撑。

刘洋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