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公司新闻

近30次导改!福州两洪桥两条关键线路通车

发布时间:2020-08-04阅读次数:

 

        8月2日,由公司承建的福州两洪桥(洪山大桥——洪塘大桥)杨洪路口下穿通道和洪塘大桥三环互通通车,至此福州两处“老牌堵点”终于得到有效缓解。

        两洪桥采用边施工、边通车“保通”建设方案,先建部分新桥,交通导改到新桥之后,再拆老桥。老桥原址上再建新桥,然后连成一体,全面通车。建设过程中,经过近30次的交通导改。此举在国内尚属首例。

        作为洪山大桥至洪塘大桥拓宽改建的起点,杨桥西路-洪甘路-洪山桥“三叉路口”施工,被建设单位形容为“戴着镣铐、在刀尖上跳舞”。长约380米的杨洪路口下穿通道,连接杨桥路和洪甘路,被称为“核心块”。这里由原来的平面交通,扩建为4层立体交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确保“三叉路口”道路畅行,建设者将“巴掌大”的地方,先后分40个区块施工,“核心块”既是整个区域的核心和关键,也是交通枢纽。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拥堵”成为家常便饭,被诟病为“老牌堵点”。

        洪塘大桥三环互通共建设10条匝道,其中一条从洪塘大桥往三环快速路橘园洲方向的匝道,格外引人注目。这条匝道开通后,车辆经洪塘大桥右转直接到橘园洲方向,无需经桥头左转绕行,洪塘大桥三环出口“肠梗阻”得到有效缓解。

        这条匝道桥长330多米,设2车道,由钢箱梁和混凝土箱梁组成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匝道和洪塘大桥钢箱梁桥面统一标准,均采用钢混叠合梁结构和UHPC轻型组合桥面,钢桥桥面结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面板各自的优点,克服了钢板与沥青路面“沾不上”“粘不牢”的问题。“钢箱梁面板上凸起的一个个钢钉,叫剪力钉,就是通过它,把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牢牢钉在一起。” 项目现场负责人周宴平说,UHPC轻型组合桥面可提高桥面局部刚度30倍以上,延长钢桥面疲劳寿命3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洪塘大桥用钢量近5万吨,比3座武汉长江大桥用钢量还要多,相当于7座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的用钢量。其中,桥梁工字钢梁均采用耐候钢,耐候钢用量占整个桥梁用钢的一半以上,为国内最大耐候钢桥梁。周宴平介绍,耐候钢是一种新材料,它表面通过氧化,自然生成一种氧化膜,这种氧化膜颜色就是铁锈红,耐候钢的抗大气腐蚀能力可比普通钢提高2~8倍,其防腐效应可维持70年以上。工字梁的“面子”虽然不够光鲜亮丽,它的“里子”却受到了很好的保护。

        据悉,两洪桥是鼓楼区至闽侯上街的西向进出城通道,全程双向8车道,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项目预计明年全部通车,届时从洪山桥至妙峰山隧道、洪塘大桥,可实现全程双向八车道无红绿灯通行,福州西大门进出城将一路畅通。此次两条新建道路的顺利通车,较大程度缓解了福州两处“老牌堵点”的交通窘况,并大幅度改善了闽侯县进城和福州鼓楼区出城的交通环境。
 

 

 

文:王力  图:裴志城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