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工友,我是项目书记音北,工地是一座大工厂,也是一个大家庭。营造一个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希望我们全体员工人人都是安全员,齐抓共管保平安。”
“大家好,我是地连墙施工一班组的班组长秦华鹏,关于安全,我想说的是,安全是工人的生命线,工人是安全的负责人,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障,安全第一心中记,为己为家为亲人。”
“这些都是你们的员工在喇叭里说话吗?”看着工地上两个黑色大喇叭,正在工地采访的新华日报记者刘霞好奇地问。
“是啊。”公司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A3标项目常务副经理张国浩答道。
“这有用吗?”
“效果还是很明显的,这段时间现场作业人员都在互相提醒着注意安全,很直观地感受到个人和整个团队的安全意识都得到了提高。”
全国第19个“安全生产月”期间,公司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A3标项目部按照事先的策划,让全体管理人员和十多个班组长每人录一段话,长短不限,体裁不限,只要和安全生产有关的就行,然后把这些录音在工地广播中循环播放。
刚开始员工们听到自己在喇叭中说话觉得新奇,久而久之,就听出了责任,听出了义务,从而自觉规范了自己在工作中的安全行为,50多人成了推动工地安全生产的中坚力量。
“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这个招数还是挺新鲜的呀!”刘霞接着问到。
“其实我也是偶然间看到了抖音里的农村大喇叭,受到了启发,结果就和大伙一合计,就买回来两个大喇叭,这不,都用了十几天了。”张国浩朴实地说。
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工程副指挥长冯斌说:“我们总是提倡安全生产天天讲,人人讲,我看A3标这两个大喇叭就做到了,简单实用,效果也很好,值得推广。”
“要不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就叫安全大喇叭。”刘霞愉快地提议。
愿这两个安全大喇叭在成为施工现场一道风景线的同时,也给仙新路过江通道的工地上吹来了一缕安全的新风。

文/黄立志 图/芮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