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有个说法:新冠战役,中国打上半场,世界打下半场,海外华人打全场。对于二航局四公司中东欧分公司马钰和姜忠伟来说,不仅打全场,且全场都是冲刺状态。不仅要保全自己、做好持久战储备,还要保护在疫情中后知后觉、生性不羁的塞籍员工。
96年出生的马钰是2019年6月毕业新进中交二航局财务共享中心的“小鲜花”,现在二航局四公司中东欧分公司和二航局四公司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苏奥段项目部轮岗,先后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任职。26岁的姜忠伟是个热情的东北小哥,2017年从长春工程学院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毕业后进入二航局四公司工作,先后在杭黄铁路Ⅴ标项目部和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苏奥段项目部担任技术员,现兼任二航局四公司中东欧分公司市场开发部科员。
马钰和姜忠伟在春节期间留守中东欧分公司。两人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冲在一线,全程参与到中东欧分公司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工作中。
随着武汉疫情爆发、武汉封城,湖北乃至全国形势空前紧张起来。马钰和姜忠伟很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作为第一个对中国免签的欧洲国家,塞尔维亚每天新增近百名中国游客。部分原在塞尔维亚的中资企业员工、华商也正陆续返塞。这些人中很可能有密切接触者甚至是病毒携带者。政府的冷静加上塞尔维亚人生性不羁,没有一个塞籍员工意识到塞尔维亚很快面临疫情。马钰和姜忠伟马上立下规定:所有中塞员工禁止到中餐馆、中国商场、步行街、城堡等中国游客密集区,减少聚会,外出戴口罩,力所能及地缩小活动范围以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两人开始储备防疫物资,开始了办公区域的消杀工作。
1月底,接到二航局海外事业部的号召,中东欧分公司开始全力搜寻防疫物资捐赠至湖北。此时,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周边城市有40余家中资企业和10余个商会,还有每天新增数以百计的中国游客,几乎买空了本就匮乏的防疫物资。而且塞尔维亚国内鲜有口罩生产线,基本全靠进口,疫情之下,很多国家都切断了出口。马钰和姜忠伟找遍了贝尔格莱德和周边城市各大药店。最终筹得普通外科口罩1.5万只。2月5日,外科口罩飞越关山路远,抵达了黄冈市浠水县中医院。
受国内疫情影响,分公司同事返岗时间一再推迟,湖北籍大厨返岗更是遥遥无期。而市场开发片区业主方均正常工作,分公司和所辖项目也在开展工作。马钰、姜忠伟两人仅本职工作已是把自己调成了2倍速。马钰完成财务请、付款,内账的入账工作以及综合办工作。姜忠伟与中路公司一起跟进波兰、挪威、波黑多个项目。
2月底3月初,分公司同事返岗。马钰和姜忠伟从接机防护、消杀、隔离、送饭、垃圾焚烧各个环节做了充分的准备,确保万无一失。3月初,意大利已确诊病例已破百,塞尔维亚周边国家也逐步沦陷,塞尔维亚面临较大风险。外籍员工改为暂时居家办公。马钰和姜忠伟承担起消杀、一日三餐、打扫卫生、垃圾焚烧等所有工作,还负责中路办事处和设计院隔离人员的三餐配送。
马钰和姜忠伟两名90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扛起了一份责任。他们曾为了买到口罩,一天跑30家药店,一天打10余个电话,晚上11点在药店口罩还配送在途的时候在药店门口等候。他们曾经为了拿到捐赠口罩的三证在药店软磨硬泡两个小时。他们精准的知道超市所有防疫和生活物品的摆放位置,半小时就可以买满两购物车。他们曾冒着大雪把买回来的物资,一趟趟、一点点提到仓库,分类摆好。从没下过厨的他们跟着抖音、小红书现学现做,切破手、饭菜烧糊,盐多了、没炒熟、米饭水少了,经历了各种糗,做出了红烧鲤鱼、牛尾西红柿、羊肉烧土豆、红烧带鱼、啤酒鸭、红烧鸡、酱牛肉等大菜,只为了让返岗隔离同志吃的营养健康、提高体抗力,共同抗疫。他们一天忙下来,两三点睡觉是常有的事,第二天早上7点准时满血复活。
塞尔维亚疫情防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马钰和姜忠伟紧跟公司部署,和分公司领导、同事一起,直面疫情,击败疫情!


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苏奥段项目 李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