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为民,这边的模板是怎么回事?马上找人拉走”,二航局丰子河管廊项目部副经理纪工到现场巡视,看到施工便道旁,堆放着杂乱无章的木模材料。
“纪工,木模模板的使用周期实在太短了,时间一长,报废的模板木方越来越多,摆在这显得又杂又乱。”刚开工不久,吴为民对现场就是满满的嫌弃。
“这样下去不行!使用木模已经有一段时间,废弃的模板堆放杂乱,严重影响现场文明施工,而且木模加固难度大,一个标准段的木模架设就需要40个工人搭设一个星期,这样太影响工期了,得赶紧想想办法。”只见纪工眉头紧蹙地说道。吴为民听完,若有所思。
二十岁出头的吴为民秀气内敛,说话慢声细语,但他却有股不服输的劲头。为了尽快找到解决方案,白天在现场干活,晚上在办公室一边看综合管廊施工工艺书籍,一边反复琢磨搭建木模的技术。那段时间,同事说他好像魔怔了一般,满脑子想的都是木模。
“对了,为什么不能根据不同管廊高度,宽度,长度进行组合,再定型化,标准化工作呢?”某天晚上,他的脑子灵光一闪。
“我想到不浪费木模的办法了!”电话那头传来吴为民兴奋的声音。
纪工一掐断电话,立马掀开被子,穿上工作服,来不及系鞋带就奔去和吴为民碰头。
“纪工,我查阅资料发现还有一种模板台车施工工艺很适合我们丰子河管廊,钢模模板强度高,能够克服木模刚度低,易涨模的质量缺陷。”
“这个可以试,照眼下的方法施工,年底任务肯定完不成。”
他随即拿出口袋里的标尺,让吴为民拉住底部,爬上人工梯,仔细地测量着管廊舱内高度。“台车的支模收模全部为中央控制台操作液压千斤顶动作完成,台车的行走可以由卷扬机装置完成”“将原来15米一节的标准节改成了6米。轻量化设计,在转移工作面能轻易吊装转场,以后台车通过异形段就再也不怕了!”在闷热的管廊内吴为民和纪工激烈讨论着。经过一番琢磨改进,模板台车正式亮相。
“使用模板台车浇筑完一段混凝土,等混凝土强度上来了,直接拆模移到下一段,可以一直往后移。”工人们赞不绝口,嘴巧的还给起了个雅号——“直通车”。
“与传统胶木模板及铝合金模板相比,模板台车拆模、行走、支模只需一天,
正常施工可达到五天一个管廊施工标准段,仅需要10个工人,人工成本直接降低%75!”台车成功营运,吴为民异常兴奋。“你还没算总账呢,除去省去的人工,估计全线做下来,可节约竹胶板75000平方米木方900吨左右。” 纪工和吴为民相视大笑。
南京丰子河 吴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