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凤山县通乡三级公路建设工程交工验收会议顺利召开,标志着该条公路正式通车。
此次验收的四条三级路久加至乔音、百乐坳至长洲、长洲至砦牙、长洲至泗孟均由二航局四公司于2017年5月份开工建设,2018年11月份完工,历时一年半。
会议指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凤山县成为河池市第一个乡乡通三级以上公路的县份,这对提高河池市区域路网等级和路网密度,改善地方交通运输条件,优化资源配置,打通扶贫产业山茶油、核桃鸡等地方特色产业链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推动凤山县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交工验收组认为,通乡三级公路工程符合设计及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工序控制严格,工程质量可靠,实施结果符合设计意图,同意交工验收顺利通过。会议要求,在工程交工验收后,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善始善终,做好工程扫尾工作,切实完善项目竣工资料,确保竣工资料的完整性和规范性;要求管养单位养护好、管理好、运行好三级公路,为凤山县社会经济发展和广大司乘人员安全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服务。

“这条路,就是二航干”
“这条路,就是二航干!”2017年初,凤山县县政府“指名道姓”,把二航局推到了凤山县通乡三级路项目的建设前线。
这种信任从何而来?
凤山是全国的贫困县,但多年来“凤困山中”,与周边“咫尺之距”,却“如隔天涯”,路一直是当地的“痛点”。2011年,县二级路改造工程凤山至天峨(凤山段)、凤山至凌云(凤山段)两条二级公路按照常规思路上马,由市级交通和公路部门承担业主,这种模式能发挥交通部门的专业性,却经常受困于征地拆迁难、建设成本高等等制约推进极其缓慢。
直到2013年,“路一定要修好!”凤山换思路,独树一帜,实施“政府承当业主,借力金融支持,项目实施总承包”的项目融资和管理模式,有效解决征地难、配套难、管理难。政府直接当业主,与银行与老百姓“面对面”高效推进。2014年6月,该项目正式按下了启动键。二航四公司承建该工程天峨至凤山公路(凤山境)段及凤山至凌云(逻楼)段两个标段,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就贯通了上述两条二级公路,其进度品质在当地近些年的交通建设领域“独领风骚”。此举,也被广泛誉为“凤山模式”。
凤山至天峨、凤山至凌云凤山段两条二级路的开通,有效地解决了制约凤山县快速发展的交通瓶颈难题。2017年1月6日,《广西日报》头版头条为二航四公司承建的两条公路“点赞”。文章指出,凤山二级路是凤山自力更生谋出路、想方设法改善交通状况的一个缩影,具有借鉴意义。
“凤山模式”为广西公路建设提供了新样本。政府当业主,项目总承包,民生工程引进央企单位施工,在凤山乃至河池都是第一次,这是“凤山模式”得以成功实施的最重要的环节。
此后, 该县把政府当业主的“凤山模式”复制到后续多条公路。2017年5月9日,凤山县通乡三级路开工建设,二航局带着刚刚尝试过的“凤山经验”,再次迅疾开进这片山区。
续写“凤山经验”+
地方政府作为代业主,央企发挥其技术、管理、资金优势,“凤山模式”成功打造,二航局也做了有益尝试,积累了诸多“凤山经验”。
广西河池市凤山县通乡三级路包含久加至乔音、百乐坳至长洲、长洲至砦牙、长洲至泗孟四段三级公路,线路全长58.02公里。与此前建设的凤山二级路一样,这四段是地方的生命线,施工时也要首先保畅通,这是项政治任务。“旧路5米宽,分幅施工,功效起码降一半。”项目经理杨善宇说。
效率从哪儿来?“凤山经验”:多点开工、集约管理。
四段三级路线路跨度较大,除总部之外,设4个作业队,均为原凤山县二级路施工队伍,有丰富的山区道路施工经验,最优布局让队伍短期内便打开了工作面。“合同工期是18个月,除去2017年罕见的洪灾和常规雨期,真正有效工期只有10个月。”项目总工钱鹏说。怎么干?化整为零,不计成本。四条线同时施工,每条线起码2套作业设备,整个项目有十几个作业面,充分发挥人机大会战,把进度给抢了出来。从2017年5月9日正式下发开工令,到2018年10月29日全线路面如期施工完成。
质量如何保证?“凤山经验”:进度必须给质量让道!
边通车边施工,封油层施工质量最不好控制。“有大风、车流量多、即将降雨、气温低于10度等等都不能浇洒透层沥青,很严格。”砦牙段负责人陈恒龙说:“透层沥青嘛,渗入基层后,有余一点点出来,其实没太大影响,但是必须给于清除。封层施工,有任何遗漏的全部重新补撒补喷。做不到就要停工返工,接受‘再教育’。”等级不高,但是“生命线”上的质量要求不能降,技术交底、施工班前会、质量检测检验一个步骤环节都不能少。
“4段三级路线路跨度较大,每天马不停蹄去检查,每个点看个大概,都要一天。”安全总监丁胜斌说道。半幅施工半幅行车的安全管理怎么做到满分?在“凤山经验”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人人都是安全员”。逐步形成了项目经理带头管安全,班子成员全员管安全,现场技术员都是兼职安全员的“安全责任全覆盖”的管理格局,安全工作走到哪做到哪,走到哪管到哪。在建设期间,项目部真正做到安全生产零事故。保守估计,他们每人在三级路上的行走总距离不少了15000公里,相当于赤道三分之一的长度。
“你们二航局就是质量的保证,就是进度的保证!”业主及上级主管单位对项目大加赞赏,给与了高度好评。
“让凤出山,引凤进山”
凤山,因凤栖山而名,也因山囚凤而贫。
在这个1个小时就可以步行溜达完整个县城的地方,如果你想在凤山吃个“上午十点餐”“下午2点餐”,甚至是宵夜,多半是是能喝碗“闭门羹”,由于没什么人光顾,店家自然早早打烊!
生产副经理李彬最头疼的事儿,要跑到六七百里外的南宁去周转机器配件。如果他们想改善下生活,吃个海鲜,抱歉,当地没有!
“这里的山路十八弯”,广为人知的歌词用在凤山还不够贴切,要说二十弯、三十弯。路少路崎岖路况差,物资、人、机会都被阻隔在山门内外,怎能不穷!
项目部看着当地的孩子们念书缺钱,捐资捐物;融合乡村里的人力资源,培训上岗增加村民收入;也积极寻找当地的合作商,探索属地化建设,让凤山当地共享发展。可尽早修通路,“大开山门”,才是对当地最大的扶贫。
要致富先修路,路堵业塞,路达业兴。二航局承建的凤山二级路使用后,解决了凤城、长洲等5个乡镇50多个行政村近10万群众出行难问题。沿线居民的自购车辆明显增多。凤山县通乡三级路通车,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沿线近4万群众也将直接受益。
凤山县县委书记廖锦成介绍,凤山积极致力于建设与外界联系的快捷通道,争取引进强优企业进驻。近年来,凤山大力打造出县通二级公路、到乡通三级公路、到村通四级公路、村与村之间通水泥公路的“四通”道路网络,利用道路激活产业,产业推动脱贫。
以前从长洲镇到凤山县,30公里左右的路程需要1个小时20分钟,三级路修通可缩短一半时间。砦牙乡那拉村一位村民说“过去从乡里到县城要2个小时,现在只要1个小时,路修好了乡亲们都很高兴,买东西、卖木材也都方便多了。”
三级路改造前,收木材的大货车不进山,村民都要先雇佣小车把木材倒运出去,才可成交,花钱耗时又费力。二航局项目部在修路中,把三级路连接到村民家门口的高坡低沟,做了平整硬化,方便他们出行。大货车可以直接驶进乡,走到村民家门前,甚至是林地边。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已成为凤山脱贫攻坚力度最大、成果最显著、农民最受益的成果之一。
“希望我们的山茶油也能从山沟里走出去”,我国特有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食用油,有“长寿油”之美誉,它唯一的缺点就是知道的人太少,这是凤山的产业梦,就系在这刚刚通达的三级路上……


文/李彬 任婷婷 图/王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