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如何?项目建设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7月27日,调研小组奔赴塞尔维亚,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展开专题调研考察。
在调研组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年多来,如何加速中国标准与其他国家标准的融合,并没有先例可循。本次调研组来到塞尔维亚调研考察的目的,就是进行实地调研走访,为“一带一路”标准化体系建设建言献策。
“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品质与中国速度正为当地人民带来实打实的实惠。2017年5月E763项目开工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3次来到施工现场,并称赞中国建设项目为塞尔维亚基建项目的样板工程。”中国交建塞尔维亚办事处副总经理邹泽西说。
“企业在中东欧地区推动投资类项目的时候发现,中国企业对中东欧国家的认知度不高,不了解当地的优势产业和市场需求。这不利于将当地的优势产业与中国市场进行良好结合。”中国交建塞尔维亚办事处总经理张晓元指出了面临的困难。
在中国交建E763高速公路项目调研中,项目总工许建伦介绍说,中国标准和欧洲标准原则上要求基本相同,但因塞尔维亚当地执行欧标,要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以欧标组织施工,使得如从国内采购的萨瓦河大桥预应力体系,使用前必须有塞尔维亚当地第三方有资质的检测公司按欧标认证后,方可获得监理批准。“推进属地化管理,聘请当地有经验的工程师,与当地高校、试验检测机构展开合作,翻译当地标准,全面梳理学习。”中国交建E763高速公路项目经理郑海涛说。
调研组考察了塞尔维亚标准研究院和塞尔维亚交通部,塞尔维亚国家秘书Aleksandra Damnjanovic欢迎调研组一行到来,塞尔维亚标准研究院和交通部对其主要工作范围及管理体系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调研组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调研组看来,要吸收“一带一路”建设的经验,加速融合,对标最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建设“一带一路”工程。调研组组长李晓说:“标准化体系建设是更长远的问题,必须早做打算、通盘考虑,未来仍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