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帮助外籍员工提升技能?中国交建塞尔维亚E763项目以“每周两小时”学习为平台,加强技术交流与培训,让越来越多的外籍员工走上生产建设的重要岗位。
中国交建承建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苏尔津-奥布雷诺瓦次段,全长17.6公里,是欧洲11号走廊塞尔维亚段,连接塞尔维亚至黑山最高效便捷的一条通道。项目部自2017年6月开工以来,积极推进属地化管理,现有中方员工46人,外籍员工51人。塞籍员工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但由于战争等原因,当地近年少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建筑工程师无用武之地,施工经验比较匮乏。
通过“每周两小时”学习和师带徒培训,让塞籍员工熟悉现场管控和项目管理模式。质检部Igor以前没有专业技术,工作不固定。到了中国交建,有了学习与实践的机会,成了一名质检工程师。自身能力提高后,不用担心找工作的问题。萨瓦河大桥技术员Sasa谈及工作中的收获,激动地表示,“通过在中国企业工作与学习,我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
外籍员工通过“每周两小时”等平台提升技能后,又开始帮助其他新来外籍员工,形成滚动良性循环。测量部Dusan通过学习,已成为测量骨干,他还带动部门的其他4名测量员,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工程开展至今,测量数据实现了零差错。
项目部负责人介绍说,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正在给塞尔维亚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国建设的“真功夫”逐步转化成沿线国家的生产力。两小时学习制度是中国员工学习成长的传统路径,在外籍员工中推广,利用全英文授课,有针对性地帮助员工解决在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也有助于推进跨文化交流合作和增进彼此的感情。
刘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