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上午10点,株洲市攸县酒埠江水云桥项目林湾侧锚锭第一次砼浇筑正式开始。
四公司承建的水云桥是一座悬索桥,锚锭一直以来都是悬索桥施工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桥体自重和施工荷载通过主缆传递至锚体从而支撑起整座桥梁,这将是决定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
锚锭原始地貌是一座约190米高,占地1938平米的荒山,锚锭尺寸20×25×19米,前期施工放样需人工拿着砍柴刀一米一米地破出一条小路才能找到精确的定位点。在两台挖掘机、两台后八轮与一台装载机,日夜不停风雨无阻的通力配合下,历时三个月,林湾侧2万余方土石方开挖完成。而后锚锭基坑精加工修整、浇筑垫层混凝土,终于初步具备了锚锭的施工条件。
锚锭钢筋绑扎由班组长、现场技术员、工段长以及项目管理层层层把关,高度重视,第一层锚锭钢筋绑扎由10余位熟练的钢筋工在现场管理人员和技术员的指导下,费时15天之久,终于绑扎成型,监理业主验收一次通过。连日来的辛苦最终换来了锚锭混凝土的第一次浇筑,浇筑方量约800方,浇筑高度3.5米,考虑到施工成本和项目的效益,采用溜槽法浇筑混凝土。
锚锭施工存在两个主要难点。一是大体积砼浇筑温控措施。为高效散去锚体混凝土自身水化热产生的高温,现场冷却水管布置间距、长度、进水出水口严格按图施工,锚体每层高1米布设小钢管作为温控点,用于量测大体积混凝土的实际温度,锚体冷却水就地取材,以酒埠江湖水作为进水源头,保证水量充足,且降温作用及效果非常明显。其二是主缆索导管的预埋。这是整个锚锭施工控制的关键,对埋设的角度、位置、高程都有严格的要求。整个索导管自重将近26吨,需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撑才能精准定位。经过受力计算,现场施工预埋了8根“门”字型的工钢用以支撑后期主缆索导管的预埋,经过测量部精准定位反复测量,以及现场管理人员严格把关、电焊加固,整个索导管的支撑骨架定位保证了后期施工的需要。
(库青晨 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