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5日为第二届“世界青年技能日”,这天,株洲枫溪大桥STC混凝土正在如火如荼的铺设中。“铺设的250吨混凝土,已经让桥面标高下降了3公分!考虑二期恒载影响,实际标高将与设计标高完全吻合。”测量部长解光路扶着棱镜,揉了揉眼睛,露出满意的笑容。在钢丝上走秀,他们有的是招数。
技术就是手里的“平衡木”
“下了几天大雨,耽误了不少工期。今晚必须要开工,把“炉灶”点起来!”2015年12月3日,解光路指着湿滑的桥面说。
“该死,雨水积在了索道管里!”情况并不乐观,积水又深又浑,根本看不清索道管口。万一脚陷进去,再想拔出来,非得脱一层皮。解光路扛来一根长约5米的木头,塞进了4米长的管道里,蹲在露出管口的那截木头上!他一手拿着仪器,一手扶着墙壁,屁股湿了一大半,却也浑然不知。
全桥共33对索股,首对基准索的调整至关重要,要知道,基准索是后续索股的参照物。“基准索搞错,就会出现连锁反应。”解光路在部门会议上反复向测量员们强调。
棱镜只有放在悬索上,才能测出索的垂度。不受力情况下,猫道平面距主缆高1.5米,能较为容易的扶正放在悬索上。但当两边锚头千斤顶作业时,将悬索拉紧,高度会达到2米。够不着,怎么办?解光路凭借多年的测量经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在猫道扶手上,担两块宽10公分的木方,用铁丝固定,就成了简易测量平台。
边跨主缆倾斜角达35度,安全带系在主缆上打滑,就绑在猫道受力的承重索上。“现在,1米的高度,让我游刃有余,我能扶得很稳。”解光路信心满满。
打个盹,为了一天走的更稳
基准索股每测完一遍,测量员们都要花上几十分钟时间,用于处理数据及索股调整,紧接着进入复测阶段。12月10日,工作流程如往常一样按部就班地进行着,不想今夜却发生了意外。
“戴兴,准备复测了……戴兴!戴兴?”对讲机里无人应答,解光路愈发觉得不对劲,心里焦急万分。月色黑沉,猫道陡峭,他不敢也没时间再深想,只能迅速放下手中记录本,脱下臃肿的军大衣,打开头灯,矫捷地顺着猫道,细心寻觅。爬到主塔顶已是气喘吁吁的他,被眼前的景象弄得哭笑不得。只见戴兴手里拿着棱镜,蜷缩在军大衣里打着鼾。
他太累了,白天要观测钢箱梁,晚上要调索,每天只能上午打个盹。但是在这关键时期,睡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拖了项目部后腿。“在这里睡很危险,而且主塔上风大,容易感冒。我再多说一句,活还没干完!”脱了大衣的解光路,不禁打了一个寒颤。
戴兴懊恼的晃了晃脑袋,并在大腿上留下了两道深深的掐痕,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清醒,投身工作!
戴兴懊恼的晃了晃脑袋,并在大腿上留下了两道深深的掐痕,他说只有这样才能迅速清醒,投身工作!
基准索股,解光路前前后后调了18遍,在他看来慢工出细活,“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精通。连续数日的“折腾”,用土办法,测出了精准的数字。2016年6月26日,260多位桥梁专家齐聚枫溪大桥,对大桥精度控制赞不绝口。
“一根火柴再亮,也只有豆大的光。带头施展技能,成就测量梦想。”值世界青年技能日之际,解光路在施工日志上这样写道。
( 雷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