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值四公司60周年和研发中心大楼落成之际,四公司开启了系列文化活动,唤起对过去岁月的感恩,提振对未来发展的自信。
此次活动,由四公司党委书记张国云主持,二航局原董事长兼党委书记、现二航局咨询蒋成双和四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秦体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分别代表二航局,代表四公司,向新老员工致以最亲切的问候!
蒋成双说,60年前的今天,在我们一江之隔的裕溪口,二航局机关坐镇指挥裕溪口建港工程,迈开了艰苦的起跑的脚步,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1976年,四公司的产值才700多万元, 2015年产值达到了52个亿,39年间,产值增加700多倍,而职工人数增加不到一倍(76年底职工人数700多人,2015年底1300多人)。这种成几何级数式的跨越发展,不仅说明四公司有坚强有力的班子、素质过硬的员工、和谐共进的团队,也印证了四公司有坚决的战略执行、正确的发展举措和科学的统筹管理。
蒋成双总结说,从长江筑港到走向沿海,从建桥劲旅到多元发展,从扬名国内到转战海外,四公司以坚实的脚步同时代脉动、与潮流共进。尤其是近年来,四公司在领导班子的坚强引领下,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科学制定方针目标,牢牢把握发展主线,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和管理提升各项工作,实现了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一是发展绩效显著。近两三年,四公司在保持规模适度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的质效。大力推进精细化管理,在盈利能力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不断推进结构调整和业务升级,聚焦海外和铁路市场,两大板块经营份额在全局靠前;着力强化人才培养,涌现出诸多的标兵和“全国技能大赛”获奖者。二是建桥品牌亮眼。现在的二航局,“桥品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四公司就是二航局“桥品牌”的重要支撑者。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沪通铁路桥施工新领域,四公司不但能迅速进入角色,而且在全线评比中多次第一,折服了项目业主,为五峰山大桥的中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务实文化深厚。务实,作为四公司最深厚的文化底蕴、最扎实的从业基础、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密码,已经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当中。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四公司能培育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打造品质卓绝的传世作品,谱写无往不胜的传奇故事。可以说,四公司的务实文化,值得全局其他单位学习和借鉴。
蒋成双强调,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呈现出速度换档、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经济发展态势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二航局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势,积极履行央企的国家使命,深入落实“五商中交”战略,以企业文化为导向,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创新驱动为牵引,以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练内功、强基础、谋升级、促转型、控风险,开启了“品质二航”发展的新征程。四公司作为二航局的主力子公司之一,应该主动融入到改革发展的主旋律当中,继续夯实企业发展根基,不断抢抓企业发展机遇。要坚持“品质发展”不动摇、要坚持“品牌打造”不动摇、要坚持“转型升级”不动摇、要坚持“海外优先”不动摇、要坚持“人才培养”不动摇。
秦体达说,60年前,二航局从国家“一五”重点工程——裕溪口煤码头工程建设开始,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全体职工不计个人得失,以苦为荣,为四公司培养了大批人才,奠定了四公司发展的基础。继裕溪口煤码头之后的30多年间,四公司先后承建了荻港船厂码头、芜湖中江桥、安庆五里庙码头、广州新沙港码头、深圳盐田港码头等工程,立足长江,走向沿海,成为水工市场的弄潮儿;1995年,四公司以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为标志,高起点进军路桥领域,实现了“水工”到“路桥”的完美转型;2003年,杭州湾大桥的施工,使四公司步入跨海特大桥施工领域,实现了建桥从“江河时代”到“海洋时代”的跨越;2007年,在“大土木、多元化”战略下,四公司参加了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施工,正式进军铁路市场;2009年,在“海外优先”战略下,四公司高起点地进入中东欧市场,圆满完成了塞尔维亚泽蒙大桥的施工,打造了欧洲建桥的“一张名片”;2014年后,公司进入公铁两用桥梁市场,斩获沪通长江大桥和连镇铁路五峰山特大桥施工权,为中国交建在铁路桥梁领域竞占一席之地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在60年的光辉发展历程中,企业几代职工艰苦奋斗,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形成了“厚重、稳健、务实、创新”的企业文化,文化已经成为公司发展的软实力,成为融进职工骨子里的气质。
会后,大家共同参观了“60年60桥”图片展和“员工书画作品展”,展出的还有《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史》及其手稿等作品。

贺信

揭牌

研发中心大楼(一)

研发中心大楼(二)

公司史(一)

公司史(二)

参观(一)

参观60年60桥照片(一)

参观60年60桥照片(二)

参观60年60桥照片(三)

参观职工书画摄影展(一)

参观职工书画摄影展(二)

参观职工书画摄影展(三)
(文/王力 图/陶涛 任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