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再也不会颠了,中交二航局好样的!”金色阳光小区住户黄先生竖起大拇指,连声称赞。3月22日,阴雨霏霏,株洲枫溪大桥项目部组织员工,把湘江沿江风光带的“坑坑洼洼”,来了一个大修补。
自株洲县雷打石镇,至湘江石峰大桥,全线近40公里的沿江路段,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坑洼,这对出行的车辆及行人来说,就是一颗颗不定时的“地雷”。株洲市政府对此犯愁,铲平重铺,“大动干戈”,就要封路;听之任之,“望路兴叹”,百姓遭殃。两难之际,他们想到了正在枫溪大桥施工的二航人。
项目经理吴志民驱车走了一圈,看在眼里,心里早已有了打算:“也就几方混凝土的事,趁着雨休,行人也少,赶紧去!”
古有女娲补天,今有二航补路。“排雷兵”一行7人,披着雨衣,拿着泥瓦铲刀,每当发现一处坑洼,就停下脚步,将安全警示牌设置在凹陷处四周。由于坑洼积满了雨水,“排雷兵们”要先用拖把将积水全部捅出来,然后利用斗车将混凝土填进去,小心翼翼地振匀,最后轻轻盖上竹胶板。“警示牌、竹胶板等工具都是项目部自带的,3天后,现在的麻子脸,就变成婴儿屁股!”工程部长王晓峰指着路面说。
修补到滨江南路,金色阳光住户小区门口时,市民喜悦万分,“你们是补路的吧?”
“对,我们是中交二航局的员工,就是旁边修六桥的单位。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时,几个人不约而同唱了起来。
“太好了,真要谢谢中交二航局!你知道吗,有天晚上没注意,这破坑让我骑电动车摔了一跤!”黄先生心有余悸。
“我也倒霉,那天颠掉了一把空心菜。”一位大妈笑着说。
“我做过小工,给你们搭把手吧。”
市民纷纷围上前来,诉苦的,搭手的,热闹非凡。
事实上,在下班高峰期,由于临时“交通管制”,行人也曾流露出不快。然而,当得知中交二航局在冒雨补路时,他们都放慢车速配合,并表示感激。
据统计,当天合计填补38处,其中最大的凹陷处,深40多公分,面积近1平方米。
自下午2点开始,一直填补到晚上8点,一行7人浑身湿透,萧萧北风夹着初春的雨水使人顿觉寒冷刺骨。但在株洲市民眼里,雨中浸湿的中交旗帜,在路灯下显得更加耀眼。
(雷星 王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