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晚8时15分开始,至14日下午2点50分结束,二航局沪通大桥项目部全体参战施工人员经过43小时的连续奋战,共浇筑混凝土5896立方,圆满完成了4#墩钢围堰混凝土的封底施工,标志着天生港专用航道桥全部转入承台墩身施工。
此次专用航道桥4#主墩封底混凝土施工,采用水下导管法进行,面积为横桥向55米、纵桥向25米,封底深度从底面标高-18.5米至顶面标高-12米,高度为6.5米,分上下游两个作业面进行浇筑,共设14道导管,按照由围堰中心逐渐向上下游两侧推进的顺序浇筑。采用多导管布置、从中间向四周逐步推进的水下混凝土封底施工工艺。混凝土由中心集料斗通过溜槽流入小料斗,小料斗和导管连接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由1#水上拌合站3台180立方米/小时进行搅拌生产,并由12辆10立方砼罐车运送;配备有4台汽车泵对中心集料斗进行供料,确保封底一次成功。
领导身先士卒 坐镇指挥
5月12日下午四点,二航局副总经理、项目经理杨志德,二航局副总工、四公司副总经理、沪通大桥项目部常务副经理唐启就亲临现场进行指挥,指导和检查封底前的准备工作,晚上8点,第一方混凝土输入导管。
13日清晨5点多,杨志德副总经理就来到封底现场,整14个小时他顶着中午时分的烈日,一刻不停的指挥和吩咐施工,午饭也是和所有施工职工一样,在工地上吃食堂送来的工作餐。
12日晚上8点多,从开始进行封底施工以后,项目常务副经理唐启整个夜晚坚持在一线指挥施工。他顾不上连日紧张工作的疲劳,直至13日上午8点才离开,稍许休息到中午没顾得吃午饭,不放心施工就又赶到封底现场。
还有项目党工委书记张帆、总工汪成龙,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等都坚守在现场。就连后勤食堂的大师傅们,想方设法增加饭菜的品种,让一线的施工人员吃好吃饱,还不辞辛苦做好夜霄送到工地上,以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正是由于项目领导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不畏艰苦的工作作风,鼓舞和激励着所有参战施工人员,共同努力完成标段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的重大节点施工。
施工人员连续奋战 再创佳绩
此次参加封底的施工工,除项目部领导亲临指挥,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工程测量试验、拌合站生产和运输、以及辅助和后勤保障等通力协助以外,大多数还是参加施工的劳务协作架子队的农民工兄弟,他们和项目部职工一道,顽强拼搏共同为完成此次封底施工任务而努力。
陈坤是此次封底施工中,负责上游料斗和导管的夜班负责人。“我们早就为封底准备喽”,他操着一口四川话说到。这次参与封底施工的农民工兄弟来自四川邻水,这个集体去年还获得江苏省总工会“工人先锋号”荣誉,是个能吃苦善打硬仗团队。“去年年底3#主墩的封底就是我们队伍施工的嘛,我们总结了经验,有了上次的经历,大家心里也都有了底气。”说起家人,陈坤脸上扬起了笑容“我老婆女娃都跟我来了,老婆是我们劳务队伍里的会计,女娃4岁了,在这附近幼儿园里上学,这几天早上我回家,女儿都去学校了,老婆说女娃缠着她妈妈,让爸爸下班跟她玩咧。”
现场试验员工作认真 一丝不苟
施工现场的试验工作,是把握此次封底的主角混凝土的重要一环。年轻的试验员李腾伟,在几个小料斗间来回穿梭着。只见他顶着烈日站在钢支架上,一面密切关注着溜槽混凝土状况,一边不时的拿着对讲机进行汇报着,脸上汗水也顾不上擦。“C25混凝土的和易性、流动性要求都很高,如果混凝土稍有问题,是会导致泵车堵管、导管堵管,影响施工进度”他向笔者介绍着。
14日上午9点半,封底快接近尾声,混凝土的浇注速度明显慢了下来,正在进行封底找平。“拌合站!拌合站!”,李腾伟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对着对讲机说道“先暂停两个站,控制下出料速度,等试验室通知再恢复搅拌混凝土。”看我一脸不解他解释道“我们试验员除了做试验检验原材料,在打混凝土时还要根据现场情况,与拌合站联络,要是现场泵车积压太多,混凝土时间过长,会影响性能的。”说完,他又快速走到另一个小料斗,与技术员讨论着什么。
试验室工作一天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很感慨他们的工作艰辛。“吴东海他们昨天在这站了24小时,我这点算什么,杨局、唐总都亲自上阵指挥,唐总昨天一宿没离开,现在还在那边呢!”我称赞他工作辛苦时,他不好意思地说着“你看看他们测量、技术员,大家都这样,这是我们的工作,是我们的职责。”
沪通大桥天生港4#主墩地处长江三角洲江面海陆交界,地层成因和水下地质构造极其复杂。此次封底施工包含水下作业,作业时间长、安全风险大,因此项目部高度重视。为确保封底成功,项目部多次组织召开专题安全会、技术交底会与施工动员会;充分做好混凝土试配工作,确保了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与和易性;严格交接班制度,每项工作专人负责。
两个昼夜奋战在现场的施工人员达到150多人。他们在封底施工的43小时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了此次4#墩封底混凝土的重大节点施工。
(张昕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