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公司新闻

京沪高铁通车运营(7月1日)

发布时间:2011-07-01阅读次数:

为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高铁汽笛起,京沪度若飞。6月30日下午3时整,随着G1次动车徐徐驶出北京南站,举世瞩目的中国南北大动脉京沪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出席了开通运营仪式。列车穿越1318 公里,京沪间时空距离缩短到不足5 小时。            
    据悉,京沪高铁运营初期,采用时速300公里和250公里的动车混合运行的方式,实行两种票价,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90对左右,包括京沪一站直达、省城之间直达和沿线车站交错停车三种列车。时速300公里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到上海最短旅行时间4小时48分。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从北京到上海全程最短需要7小时56分,比乘坐既有京沪线时速250公里动车组列车要快2小时。
    温家宝在开通仪式上说,京沪高铁全体建设者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仅用了38个月就完成了全部工程建设任务,谱写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新篇章。
    京沪高铁是我国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投资总额逾2200亿元。工程起自北京南站,终到上海虹桥站,穿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和京杭大运河,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线路全长1318公里,全线共设北京南、天津西、济南西、南京南、上海虹桥等23个车站,设计时速350公里,初期运营最高时速300公里,工程具有设计标准高、建设规模大、系统技术新、控制难点多、环保要求严等特点。
    这项工程,是中国铁路建设者的骄傲,是国家工业化实力的体现。从工程建设、高速列车研发,到系统集成、运营维护等,一系列技术创新使京沪高铁成为我国高铁技术创新成果的集大成者。例如,3.2 万个桥墩,29257孔900 吨级箱梁;40 万块精确到“ 毫米级”标准的CRTS 型轨枕板,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国家综合实力和京沪高铁建设者创新能力的集中展现。
    中交股份承建的京沪高铁六标段正线全长153.7 公里,二航局承建管段全长52公里,主要包括常州东桥段、常锡澄桥段、无锡西桥段以及常州东制梁场,合同额超过20亿元,合同工期47个月。由于地处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施工干扰大,制约因素多,施工组织困难重重。工程自2008年4月18日开工以来,二航局全体参战员工奔赴一线,展开了京沪高铁“ 大会战”。夏天,头顶烈日;冬天,脚踏冰雪。二航建设者克服重重困难,优化资源配置,以标准化管理为抓手,狠抓“六位一体”管理工作,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努力创建质量精品工程、技术创新工程、环境友好工程、资源节约工程、社会和谐工程,建成了世界一流高速铁路工程,打响了二航局铁路建设品牌,为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11月6日,二航局管段全线轨道顺利铺通。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刷新世界铁路运营试验最高速,时速达到486.1公里。今年5月31日,京沪高铁通过初步验收。6月9日,京沪高铁开始全线试运行。
    京沪高铁三年完工,比预定工期提前一年半。工程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质量控制、建设管理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达到了我国铁路领先水平,在世界上也处于领先地位,成为铁路建设的一个典范。例如,京沪高铁工程质量一次检验合格率100% 。路基工后沉降最大未超过1 毫米,桥梁墩台沉降未超过1 毫米,大大低于15 毫米的控制标准。轨道几何状态合格率100%,优良率98%。铁道部表示,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经验更是极为宝贵的财富,为国内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京沪高铁通车运营,不仅实现了北京与上海的高速连接,还将有效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人员就业,将中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和最具潜力的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圈串联起来。
    温家宝指出,京沪高铁建成通车了,但实现高铁安全、科学、有序、高效运营,充分发挥京沪高铁的效益和作用,任务还很艰巨。铁路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安全第一,切实提高服务质量,科学有效组织运营,努力创造高铁运营管理的新水平。

二航网群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