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第七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典礼在北京友谊宾馆隆重举行。上海旗忠森林体育城网球中心等29项工程喜获中国土木工程科技创新最高荣誉奖——詹天佑奖。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颁奖大会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就,桥梁、隧道、港口等领域的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我国土木工程界科技发明专利、关键技术数量少,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许多技术成果转化途径少、速度慢,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作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对此,黄卫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木工程科技创新要着力加强三方面工作:首先,要加快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工程技术从研究创新到转化应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需要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要继续加大力度,深化技术创新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分工协作的技术创新体制。要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聚,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着力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要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积极鼓励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努力造就世界水平的科技领军人才和研究团队。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思路,把科技创新和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提高工程科技含量和整体技术水平。要转变传统的创新模式,既要注重传统技术的更新完善,更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专有工法,增加企业的核心技术储备,抢占工程建设不同阶段上的主导地位。第三,要突出抓好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要通过示范、培训、指导、咨询、交流、展览以及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要抓住当前工程建设的创新重点,着力加强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的应用。要进一步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