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随着最后一节钢箱梁完成吊装,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宁波至象山市域铁路象山港跨海大桥南侧边跨顺利实现合龙。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年内整座大桥的合龙奠定了坚实基础。
宁象市域铁路连接宁波城区与象山县,全线长约61.45公里。作为宁象市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象山港跨海大桥全长约8.3千米。其主桥为主跨688米的组合式钢箱梁斜拉桥,由95段钢箱梁组成,与既有甬莞高速桥仅相距50米,创下“国内并行既有线最大跨径桥梁”等多项纪录。
此次架设的合龙段钢箱梁,长15米、宽21.6米、高4.5米,重达227.3吨,采用顶推合龙施工工艺。合龙前,项目团队将边跨1700吨级大节段钢箱梁整体偏移,“让出”合龙作业空间,待合龙段起吊就位后,再回调保证合龙口尺寸达到最佳设计状态。
面对海上强风、通航密集、与既有桥梁气动干扰等挑战,项目团队多次召开钢箱梁合龙技术讨论会,逐一克服潮汐、风速、温度等对无砟轨道斜拉桥线型控制的影响。此外,项目建设单位建立了风控、监理、施工等多方联合管理机制,与海域内海事、港口相关单位密切联动;依托大桥信息指挥中心智能监测系统,凭借500多个传感器,对梁体姿态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为合龙提供实时数据支撑与决策依据;通过BIM技术全程模拟合龙过程,提前预判并解决了温度应力、吊装偏差等潜在问题,确保边跨顺利合龙。
“边跨合龙后,我们将重点推进主桥斜拉索挂设、主跨钢箱梁吊装等工序。”项目负责人王建勋表示,项目团队通过系统总结塔区钢箱梁吊装、边跨大节段吊装、桥面吊机使用及标准节段施工经验,形成了多项技术指引,还针对顶推合龙施工,优化了多套应急预案,为后续主跨合龙奠定基础。
作为浙江首条“共同富裕示范线”,项目建成通车后,宁波主城区至象山县的交通时间将缩短至30分钟,对推动宁波都市圈建设进程,带动“南三县”融入宁波城区发展,构建起区域发展大动脉具有重要意义。(张世梁、李超、王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