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许多人都沉浸在阖家团圆的欢乐中,但在重庆多个“路桥隧”项目建设现场,建设者们依然坚守一线,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在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新燕尾山隧道二标段施工现场,国庆期间,400余名建设人员奋战在施工一线,抢工期、保质量。
据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新燕尾山隧道项目位于巴南区内环吉庆隧道北侧,起于快速路五横线太阳岗立交(不含太阳岗立交),止于内环快速路南泉立交(不含南泉立交),全长约6.8公里,双向6车道,项目包括1座长隧道(新燕尾山隧道长约2.5公里),2座互通式立交(南温泉立交、苦竹坝立交)。
记者从中交二航局获悉,近期该项目迎来多个重要节点:花溪地通道完成主体工程施工,苦竹坝立交H匝道桥H3联最后一个钢箱梁节段也吊装完成。
其中,南温泉立交工程施工的新进展最令人欣喜。由于项目施工区域不仅涉及大量管线迁改工作,还跨越多条主干道,647根桩基处于轨道交通保护区和边坡区,工程下穿轨道3号线花溪站,安全风险高,交通导改、协调难度大,项目聚焦迁改关键环节,不断完善多方联动机制,通过精准对接、高效协作推动迁改工作取得实质进展,迅速推动施工作业面逐步从 “点” 到 “面” 顺利拓展。
同时,该项目涉及梁体结构众多,涵盖预制梁、现浇箱梁和钢箱梁,共计73联,包括预制箱梁架设336榀,跨径最长达40米,钢箱梁架设16联,用钢量约10000吨。其中苦竹坝立交H匝道桥H3联由5跨相连,共计40个钢箱梁节段,总重量约1500吨。
为了保障施工顺利,钢箱梁构件均在成都的钢构场加工成型,随后运输到巴南区施工现场。钢箱梁每节段长约19米、宽约6米,高近3米,重量平均近45吨。在复杂环境下,大构件运输面临风险挑战。项目团队提前制定详细运输方案,确定运输路线,开展交通疏导及车辆调度。
在立交匝道桥钢箱梁吊装过程中,“镰刀弯”形状的钢箱梁重心不好把握,稍有不慎就可能晃动甚至脱落。项目团队先利用BIM三维建模拟吊装过程,反复调整参数,通过精确计算和严格的操作流程,确保最终的吊装成功。
据中交二航局新燕尾山二标段项目的项目经理李世民介绍,截至目前,新燕尾山二标段项目累计完成产值占比33%,土石方开挖完成约13万m³;桩基已完成1330根;承台已完成151个;盖梁已完成58个;现浇箱梁已完成15联;其余给排水工程、钢箱梁吊装、预制场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项目建成后,从大渡口区可以通过白居寺长江大桥、新燕尾山隧道,便捷到达内环以及渝黔高速、渝黔复线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