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亚岛国马尔代夫,有一座远洋深海珊瑚礁地质上建造的“海上飞虹”——中马友谊大桥。这座大桥是中马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也是马尔代夫第一座现代化桥梁,连接马尔代夫首都马累、机场岛和胡鲁马累岛,有效改善了三地间的交通,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很多积极变化。我正是中交二航局中马友谊大桥维保技术小组现场负责人。
马尔代夫地处热带,高温高盐高湿高腐蚀是常态,这对大桥结构物耐受性和外观影响很大,维护保养工作需要十分细心。去年3月,中马双方签署协议,由我公司承担大桥维保工作,并为马方培养本土化维保团队,我由此加入了维保技术小组。
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特殊检查、变位测量、混凝土耐久性监测等,检测很多,几乎每天我都会到桥上走一走、看一看。前不久,我们为大桥做了一次全面“体检”,混凝土强度、钢结构耐久性、大桥线形等,7个大项约20个指标,耗时1个多月完成这次检测。
“体检”结果显示,护栏底座的螺母垫片有的生锈了,钢结构防锈涂层有脱落,这些都是预料之中的,替换零部件、重新刷涂层即可,总体而言,大桥通车6年来总体健康状况良好。
日常维保中,马方技术人员也参与进来,他们对桥梁维保很陌生,检测项目包含哪些、任务怎么推进、采用什么标准,我们都毫无保留地介绍给当地技术人员,在此过程中,彼此也结下深厚友谊。
我来马尔代夫6年多,此前在斯里兰卡的一个高速公路项目工作3年。这么算来,派驻海外已经有近10年时间,家人朋友都说我晒黑了。我打心眼里觉得,走四方固然辛苦,但收获是“朋友圈”越来越大。跟随国家脚步走向世界,参与这些重大项目建设,既帮助一些国家改善基础设施,也结交了很多新朋友,这样的经历,不负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