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冲刺“加速度”——福厦铁路项目六比六创劳动竞赛回顾
“笔墨,汗水,青春,今日在海拔160米处盛放的花朵,是万千花海中最显眼的一捧,是从2017年至今,百千个日夜交替斑驳而出的,绝美作品中的一角。但其实,若是相较于矗立天地的桥梁,是否他们惊艳了三年的时光,也值得欢呼与高唱。”这是今年9月,福厦铁路项目泉州湾跨海大桥主塔封顶时一位同事在自己的随笔中所写到的一句话。
的确,这是难能可贵的胜利。面对大风天气多、海况复杂、技术难度大等一系列施工难题,项目建设的每一步都走得着实不易,每一个“果实”的摘取,都让建设者们都付出了百倍努力。今年,项目部以“六比六创”劳动竞赛活动为契机,让施工现场掀起了一轮轮施工高潮,圆满完成了主塔封顶、主桥钢箱梁吊装、鹰高山隧道贯通等系列重要节点,项目建设呈现出大干快上的良好局面。
两手抓、两手硬,夺取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双胜利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项目部原本紧张的工期压力“雪上加霜”。
防疫战要打,项目要复工,此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并有序组织人员进场。为此,项目部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疫情预防部署专题会,要求紧急开展人员排查和在场人员体温检测,对项目部办公区、食堂、宿舍等进行了全面消毒,将疫情常态化防控纳入项目施工日常检查重点。
新建福厦铁路6标项目部管理人员多达三百余人、协作队伍工人多达两千余人,想要在短时间内返岗复工可不是件易事。在疫情防控小组的指导下,项目部又专门设立了防疫专管员角色,指定其负责各自工点和驻地的防疫工作;与此同时,汇集各方力量积极筹备医用口罩、体温计、防护服等防疫物资,有效保障项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需要;编制和优化作业施工方案、肺炎疫情应急响应期间项目复工暨防疫方案,从施工力量组织、材料到位情况、施工安全措施、人员“点对点”有序包车返岗等方面逐一核实,现场复工稳步推进,为劳动竞赛提供了坚强保障。
2020年2月25日,新建福厦铁路6标项目正式复工,3月6日,项目部进行了复工后首次主塔混凝土浇筑,5月25日,泉州湾跨海大桥77#主塔首个钢锚梁顺利安装完成,与此同时,劳动竞赛的战役也正式打响。“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我们项目的冲刺之年,尽管困难重重,但仍要放手一搏,打好劳动竞赛‘攻坚战’!”在项目部劳动竞赛动员会上,项目常务副经理刘福星斩钉截铁地说道。
重督导,抓推进,为竞赛添动力
科学组织施工生产是打好战役的关键。经过反复讨论和优化,项目部根据竞赛总体产值计划对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定期召开月度生产调度会、周例会,明确竞赛目标、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过程考核,确保各分项工程技术过关、安全到位、质量放心,全速推进施工生产进度,做到“活动有组织、竞赛有抓手,工作有成效”。
据统计,2020年项目部共开展安全检查250次,质量检查100余次,承办大型观摩会2次(共包括4个样板段),连续7个月项目施工产值超1亿元。项目部紧跟集团“四化”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应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现场管控,针对特种设备多的特点,立足本质安全,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行为等方面实现全过程动态安全管控。正所谓“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所有参建者秉承“精品工程 智能福厦”的建设要求,积极投身到劳动竞赛活动中来。
辛勤耕耘终于开花结果。本标段线路全长27.455公里,包括6座桥梁、2座隧道及1.224公里路基,截至目前,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泉州湾跨海大桥双主塔顺利封顶,锦峰隧道顺利完工,鹰高山隧道顺利贯通,跨百东框架中桥、江坑内大桥主体工程顺利完工,项目征拆迁改工作全部完成,各项施工进展有序推进,掀起劳动竞赛施工热潮。
抓培训,忙创新,为竞赛增活力
“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这是二航人始终遵循的企业精神。要打造精品工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才能在强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中站稳脚跟。”
今年项目部积极组织开展了质量管理、安全交底、信息化、专业技术等各类培训80余次,大大提升了参与劳动竞赛的素质水平。此外,项目部还注重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结合“跨海高铁杜俊创新工作室”和泉州湾跨海大桥主桥临时联合党支部等平台,进一步加强各方技术沟通,解决了主墩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技术、大跨叠合梁斜拉桥钢梁制造及安装一体化施工、超多联无支座整体式连续刚构全悬臂施工、大跨度高速铁路连续梁线形控制、海上复杂作业空间钢盖梁施工、复杂环境下大跨斜腿刚构墩施工等系列难题,期间发表科技论文13篇,国家核心期刊1篇,获得湖北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交建优秀QC成果奖1项,申报国家专利10项,已授权7项。
“通过聚焦中心任务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我们可以发掘一批工作能力强、专业技术精的先进个人,激发了全员的竞赛热情和比学赶超的活力,也汇聚起了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强大动能。”项目书记曹谱满意地说道。基于劳动竞赛所创造的价值也让福厦铁路项目建设继续保持奋进态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占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