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盛夏,随着最后一片446吨重的钢箱梁成功吊装,历经两年10个月建设的武汉双柳长江大桥完成了最后一块“钢铁拼图”,顺利实现合龙。这座备受瞩目的武汉“东大门第一桥”连通了武汉市新洲区与鄂州市华容区,主跨1430米、宽50.5 米,采用双向8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20公里,是目前长江上最宽的钢箱梁悬索桥,也是武汉都市圈的新交通要道,将于2026年建成通车,为武汉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赋能。
项目建设团队以分公司“优质高效履约 项目提质增效”夺标劳动竞赛为引擎,推动项目在智能建造、生态保护、品质建设领域树起新标杆,为大桥顺利合龙注入了“航五”
动力。
燃智!以劳动激情催生“双柳速度”
自开工以来,双柳长江大桥项目团队便大力推行智能化建造,致力于让大桥的施工工艺拥有“双柳特色”,还将劳动竞赛深度融入建设全程,成立了劳动竞赛领导小组与办公室,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功能性党小组,设立主墩工区党员示范岗,在职工大会、月度生产调度会、每日班前喊话中点燃劳动竞赛热情,让“比学赶超”的氛围成为推动工程建设的“加速包”。
面对长江江岸复杂地质,项目团队用“水刀工艺”破解了60根117米超大超深群桩基础的难题,仅4个月便完成7000余米桩基施工,且所有桩基均为I类桩,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在213.75米高的主塔施工中,项目引入了新一代一体化智能筑塔机与湖北省首条钢筋网片柔性生产线,将主塔“拆分”为6米高的标准化钢筋部品进行“搭积木”式拼接,实现了从钢筋制造到混凝土浇筑养护的 “流水线”作业,使得主塔以每天近1米的速度“生长”,最终提前2个月封顶;在主缆架设阶段,团队在竞赛中攻关,研发了国内首条智慧缆索,在缆内植入了感应光纤,利用数字孪生系统实时监控主缆的应力、温度、湿度,还增设了中央除湿管道形成“内外双循环”,相当于给主缆装上了“空调”,大大延长了主缆使用寿命;钢箱梁架设施工中,由中交二航局自主研发的桥梁上部结构施工数字孪生系统化身“电子眼”,实时监测缆载吊机运行与江面风况,确保百吨级钢梁实现“毫米级精准拼接”。
从首根桩基开钻到主桥贯通,项目团队仅用时两年10个月,创下了令人瞩目的“双柳速度”,项目也因此获评交通运输部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湖北省第一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江城十大智慧工地。
护绿!让江豚与大桥共绘生态画卷
双柳长江大桥背靠涨渡湖湿地,面朝长江“江豚湾”,这里,是武汉江豚最活跃的区域。有着极高的环保要求,而环保,也是“六比六创”劳动竞赛中“比文明施工、创绿色工程”的核心“考题”。项目团队始终坚守“长江大保护”,力求工程与生态实现“双赢”,采用了“一跨过江”设计,不在江水中打一根桩,从源头减少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为降低施工污染,项目团队推动80%以上工序转移至工厂内预制,大幅减少了施工现场的能耗、扬尘与噪音,并将污水经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循环利用,实现“污水零排放”。主缆施工中,项目团队在施工现场布设了40余处吸油棉及集油桶,严防液压设备漏油污染长江;项目部的中交“蓝马甲”志愿者,在工作之余主动种花植树,用心维护驻地与江岸的一草一木,将项目打造成了“花园式工地”。此外,为避开江豚等水生动物活动高峰期,项目团队主动调整施工时间实施“错峰施工”,还与长江海事部门、江豚保护协会联动成立“江豚保护小分队”,实时监测着江豚活动轨迹。
如今,施工江段的江豚数量从最初的 2 头增长至近 30 头,鸬鹚、苍鹭等候鸟也常在此翔集,“江豚在工地附近安家”的神奇场景,被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引发热议,成为“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双赢的生动写照。
铸魂!用匠心擦亮中国建桥品牌
双柳长江大桥不仅是武汉这座“桥都”的第12座长江大桥,更是中交二航局在武汉承建的第7座长江大桥,延续着中国建桥“梦之队”与武汉段的深厚缘分。项目建设团队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全力推进 “智慧型” 桥梁品牌标杆打造。截至目前,团队已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形成相关科研成果 20 余项,同时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创新能力的技术骨干,为智慧桥梁建设储备了核心人才力量。此外,项目以中交集团暨中国交建劳动模范、项目经理付望林为榜样,重点打造 “劳模品牌团队”,通过开展 “标兵面对面” 事迹分享会,将劳模精神融入建设全过程,持续激发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凭借创新实践与精神引领的双重赋能,项目团队先后斩获武汉市工人先锋号、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等荣誉百余项,彰显了桥梁建设领域的标杆实力。
建设期间,双柳长江大桥建设团队以劳动竞赛为引擎,在攻坚中刷新建设速度、擦亮品质标杆——作为湖北省工程“代表”,登上了央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节目《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共和国巡礼·湖北篇》,向全国观众展现了“长江上最宽悬索桥”的建设历程。项目的创新实践和建设成就,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近百家海内外媒体争先报道,全网浏览量超亿次;双柳长江大桥合龙暨媒体开放日活动的举办,吸引50余家国内外主流媒体报道,稿件近1200篇,浏览量超3600万次,极大地彰显了二航“桥”品牌的影响力。
作为湖北省“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双柳长江大桥将对武汉都市圈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当前,项目团队正以劳动竞赛 “冲刺模式” 发起最后攻坚,全力高质高效确保大桥如期通车,以实绩向世界展示“中国桥”的强劲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