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港扩建工程的引桥部分,从岸延伸至海中7公里,下部结构包括136个墩台共1544根桩。桩基工程作为引桥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乃至整个工程的进展,进而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因地质的复杂性,基桩的型号也是变化多样,并且桩型相同的连续墩子也不多,这就使制桩、运桩、沉桩等一系列工作变得相当复杂,难以合理安排;再者制桩、运桩、沉桩工作又关系到三家不同的单位,涉及到许多船机设备,这三者间以及各船舶间的联系、协调等工作进一步增加了项目桩基施工的难度。
孙琦身为项目桩基施工的主任工程师,自工程开工以来无论是在技术准备还是在与各相关单位间的联系、协调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开工前他认真了解地质、海况等情况,将资料反复研读同时根据设计制定施工方案,为工程开工做了充分的技术准备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他首先根据项目安排制定合理的制桩顺序方案,有时因为一些船机变化还要进行调整。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些看似简单的修改都要考虑到所有的因素,为安排一次制桩计划经常需要工作到深夜,正是这种未雨绸缪、科学计算使施工的各个环节都具有了前瞻性、整体可规划性。
打桩顺序、各打桩船位置的安排以及相应的定位船安排等问题也要经过仔细考虑。随着工程的进展,各种矛盾不断出现。特别是各打桩船为了自身的利益都想多打桩,但有时却与工程整体安排相矛盾,桩船为抢一个好的打桩位置也会出现矛盾,孙琦在其中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使这些矛盾都得到了解决,保证了工程的进展。
孙琦不仅在本职工作中表现突出在调动广大团员积极性上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做为东营项目部的团支部书记他所带的东营项目部团支部获得了二航局的“五四红旗团支部”,其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