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志刚目前是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恩利段X4标项目总工程师,十来年的工作让他毫无争议的获得过无数的荣誉,但是在璀璨的荣誉之光背后,我们又能看到多少艰辛?没有天生的天才,只有后天的努力。从当年重庆交院港航专业本科毕业只有书本理论知识到如今已经过多项工程项目锻炼,掌握了码头、桥梁、公路施工技术和管理经验,从一名二航局的普通技术员到现在的高级工程师,又成为被大家公认的懂技术会管理的项目总工程师,经过了十来年的煎熬,饱尝了工地艰辛环境,终于取得了自己人生的一大目标。他总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说:“作为年轻人要在自己青春的岁月里拥有自己的理想、不要怕吃苦、不能没有目标的生活,只要付出了总会有实现理想的那一天”。这简简单单的几句令人琢磨和深思的话语却道出了潘总的人生经历和目标,同时也是对当今青年人寄予了厚望。“踏踏实实、戒浮戒躁”是他的人生格言。
2005年10月,潘志刚作为公司第一批派进现场的人员,从福建大唐煤码头工地来到了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恩利段X4标项目部任总工程师。他一进场就迫不及待地拿着设计图纸从标段的起点走到终点,从终点返回到起点。赶上山区的秋季烟雨莽莽,进场的那半个月里,整天都下着灰蒙蒙的小雨,地上全是黄泥巴,往下一踩皮鞋就陷进去了一半,有时扯都扯不出来,几天下来,他刚买的一双新皮鞋就那样报废了,但他却毫无怨言。为了尽快了解工程各方面的情况,熟悉施工设计方案,他每天查看图纸,对照沿线桥梁、涵洞、高档墙、高边坡等地理状况,具体桩号在哪里,尽力做到了如指掌。对红线内房屋有多少栋,三杆有多少根,天然气管道有多少处等障碍物也搞得一清二楚,8.2公里长的线路布满了他殷实的足迹。
沪蓉西项目部是公司“两强一精干”新的项目管理模式的试点单位,公司对项目部人员的定编仅30人,技术人员有限,且大都是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毕业生,几乎没有什么施工经验;同时按照公司要求作为“两强一精干”中需要强大的(分包商)施工队伍却基本是以前没有单独从事大型施工项目,几乎没有什么固定的技术人员,技术能力、施工经验、资金设备等都极度缺乏。这对于一个具有2.5亿元产值工程项目的总工来说,要实现优质、安全、如期完成的目标,整个项目的技术重担全都压在了他的肩膀上。从施工图纸的审核到施工方案编制的整个过程,他都是亲自动手,亲力亲为。刚进场那段时间里,他每天睡觉不到六个小时,早上天还没亮就起床,晚上一、二点还在办公室工作没有休息。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作为共产党员的崇高信念,提前完成了施工组织设计和前期各种施工准备工作,获得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进场的前期技术准备阶段结束后,施工生产走上了正轨,但这种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却一直在延续,正如大家在提到潘总时都无不敬佩的那样“他是一个工作起来就忘记了时间的人”。
按照省指的要求,沪蓉西每个标段都必须如期编制和上报《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潘总除了自己亲自动手编写外,还专门组织人员集中进行认真的编制工作,按期完成上报的《施工安全专项方案》幻灯片成为唯一被省指一次审核检查通过的安全施工方案,并将编入湖北省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管理大全,这个凝聚了潘总和大家心血的《方案》被业主评价为:沪蓉西全线46个标段的安全生产作业指导书。
潘总的严格管理是项目部人人皆知的。工程质量的好坏关系重大,为了切实抓好工程质量,他根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从各方面、各层次进行全方位质量控制和管理,亲自和技术主管一起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对桥涵、路基等编制出通俗易懂的施工作业指导书,并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加大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以关键部位的质量来实施对工程的质量监控,发现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加大对施工队伍的监管力度,使他们把自身质量管理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共同体,共同维护企业形象,使项目的工程质量保持良好势头。在中交集团、省质监站和业主组织的以质保体系、施工机械与试验仪器管理、质量管理、试验检测、内业资料等为主要检查内容的一系列工程质量检查考评中,均以名列前茅的高分获得到了一致好评。
他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好项目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导其他技术员和工区技术员,让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他要求每个技术人员要勤于思考、勤到现场、勤于记录、勤用尺量。他经常下到工地现场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招集质检部主管和现场技术负责人在一起查看现场,提出具体要求,传授经验,让他们尽快成熟起来,从而提高其独立管理的能力。在冯家槽大桥第一次泵送砼的施工中,他亲临现场解决泵送砼施工过程中包括操作规程、管道走向、砼配合比等问题,以确保砼的施工质量。为了扭转路基施工队伍存在的一些违反规定施工行为,他采取了24小时现场技术监管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亲自带领技术管理人员现场监督,有时一直到晚上12点还在工地巡查。他既为技术人员尤其是青年技术人员做出了榜样,也为现场管理人员撑了腰和鼓了劲,并用自己的行动来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他作为项目部党支部的组织委员,在平时做好技术工作的同时,努力协助党支部做好基层党组织工作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在他的引导下,项目部的年轻技术人员都积极要求进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还在全体党员中带头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在自己的岗位上弘扬了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的良好风尚。
他作为项目总工,把技术工作视若生命,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把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倾注到了项目中,处处体现了共产党员的本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项目部全体职工的一致好评,今年,潘志刚同志分别被局党委和公司党委授予2006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项目部党支部号召全体党员和员工向潘志刚同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