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吃在贵州

发布时间:2008-08-28阅读次数:

1、碳火“炒”花椒

刚开始到新的项目,我们在现场一待就是一天,因为离后场路途遥远,中午吃饭要么自己带干粮,喝点矿泉水,要么就是去附近找户人家,请老乡做饭,做什么吃什么,基本上也没有选择。记得一次去村寨吃中饭,老乡现买了两只鸡子(按现在说法应是土鸡,吃五谷杂粮长大的,是绿色食品),现杀现做,直接用清水煮,煮好了“蘸水”吃,结果煮了老半天都不见烂,呵呵,可能是两只老绿色鸡。

贵州人吃东西,不管吃什么都喜欢用“蘸水”。蘸水,更通俗的称呼叫味碟-----味道都在那一小碟里。以前在广东茂名的时候,味碟很简单,就是香醋、酱油、大蒜、姜末等,吃鲍鱼和醉虾时另加点芥末,他们的蘸水,辣椒、花椒、食盐,再加原味的汤搅拌即可。在贵州,一般的蘸水不仅加入了酱油、大蒜、姜末、味精,还有香醋、辣子和花椒粉。尤其是面食里面,少了香醋,味道就差了一大截,再个就是辣味,贵州农村自己磨的辣椒酱,是上品中的上品,不过,在我们吃饭的村寨里,看他们的辣子和花椒是怎样做成蘸水的吧。

这里人家没有做饭的灶台(大灶台一般煮猪食),只有一个火塘,上置一铁架,放一铁锅,好多东西这么一煮就好了。不管荤素,煮好了蘸水就吃。有烧火塘,就有热碳灰,把干辣椒放进热灰一“滚”,拿火钳扒出来,拍下灰,用自家的木椿,掏碎,放入小碗。这叫热灰“烫”辣椒!那花椒怎么弄呢?花椒都是颗粒的,生的。把它们放在碗里,然后拈块烧红木炭放进去,用筷子翻炒,闻到香味即可,拍碎,与辣椒末混合,加食盐加热汤,一碗贵州村寨蘸水就好了,而且现做现食,原滋原味,味道奇特,是真正的农家特色!

2、笋 

另一日,去赴宴。酒毕,主人家端出一钵素菜粥来。吃到嘴里,香绵可口,沿海的海鲜粥都没法比拟。

米粒,糯而不腻,汤,浓而不稠,米香不断钻入鼻孔。粥里加了韭菜,这里韭菜又和我见的韭菜不同了,叶长,怕有一尺多哟,叶宽,约一寸,肉厚,切段加入。粥里还有意想不到的主菜——新鲜的竹笋。竹笋不能用楠竹笋,楠竹笋一般做炒菜的配菜,而是要用拇指粗的小竹笋,去硬壳,留下笋及嫩的笋衣,吃到嘴里,脆嫩青香,嫩笋衣,就感觉一个字:绵。

原来一直认为妈妈做的青菜粥和红苕粥是世界上顶级的美味,味道留在心里,别的粥都没法可比,没想到这里苗家的笋粥让我念念不忘。记得那天海吃了三大碗,不知主人家笑话我没有。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