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西安不是第一次了,但吃泡馍还是第一次。 中午到钟鼓楼附近的回民巷转了转,很多有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以及当地特色的糕点和核桃、枣之类的食品,让人垂涎欲滴。走到巷子深处,一家挂牌“老米家泡馍”的小店,人山人海的,中国人历来有扎堆的传统,我也不甘寂寞,一头扎进去。 买票时老板娘给你一大海碗,问你要几个馍?不自量力的我,看着那小的可怜的馍,开口就是五个,老板娘笑了:“小伙子,你吃不了那么多,三个管你饱。”得,来三个。 等了好长时间才找了个坐的地儿,看周围的同志们,象剥豆米似的把馍掰成很小很小的碎丁,放在那只海碗里,我也学他们的样。我实在敬佩西安人的心灵手巧以及那份耐心,大约二十分钟终于撕完了三个馍,但以西安人的眼光,我的作品肯定惨不忍睹,碎丁有点大,丝毫看不到他们掰出的那份玲珑。就这样行了,我在心里悻悻的说。这看似简单的活,看来也是有些许诀窍的。 把海碗送到灶台,接下来就是坐着等待了,人实在太多,等的时间也长。如果有急事的话,我看这泡馍可是吃不成的。这期间,可以就着肉汤吃点泡菜,看着或行色匆匆、或闲庭信步的各色人等走过门前的那条古色古香的老街,你一定可以感受到西安古典与现代、矜持与浪漫竟结合的如此恰到好处。 终于上来了。哇!满满一大碗,香气扑鼻,晶莹剔透的泡馍汤裹着泡馍,里面夹着粉条和豆腐干,迫不及待的开吃,味道真是不错,油而不腻,鲜美绝伦。间或扭头看看周围的食客们,吃的是那么的专注,有的大刀阔斧,扑哧扑哧中仿佛发出由衷的赞叹;有的温文尔雅,但从眼神中看得出那份惬意、那份满足。 西安的泡馍,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