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正确对待优势与劣势

发布时间:2009-06-12阅读次数:
    笔者最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小故事:有三个旅行者白天外出,一个拿着雨伞,另一个带着拐杖,第三个人什么也没有带。晚上等他们旅行回来时,拿着雨伞的那位淋得浑身是雨水,带着拐杖的那位摔得满身是伤,第三个人却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前二位百思不得其解问第三个什么都没带的人为什么能安然无恙?答案简单:当大雨来时他躲着走,当路不好时他小心走,所以他没有被淋湿也没有摔伤。前两个人的失误就在于他们自以为有凭借的优势,便以为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看完,笔者很受启发。故事虽小,道理深刻。以此类推,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会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自以为有了优势,便放松警惕,麻痹大意;而当我们处于劣势的时候,却能谨慎思考,找方法,找对策,反而还解决了问题,完成了目标。
    哲学告诉我们,世间万物无时不刻不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优势和劣势往往会相互转化,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不能骄傲,不能大意,要未雨绸缪,要善于将优势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当我们处于劣势时,也不必泄气,冷静下来,知耻而后勇,同样能找到走出困境问题的方法。
    京沪高铁一工区一作业工区线下施工任务已完成大半,目前施工形势依然紧迫。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占有一定优势。自进场以来,我们就树立了争创六标段全线第一的工作理念,并在实际工作中实现了若干个第一:2008年1月17日,常州东桥段在全标段率先破土动工,标志着京沪高铁工程全国23个先期开工点三公里样板路段开工;3月1日,成功开钻并浇筑六标段第一根钻孔桩;3月28日,1号和2号搅拌站同时通过京沪高铁苏州指挥部和监理组组织的标定验收,取得中交集团12个搅拌站中首次两个搅拌站同时一次性通过验收的好成绩; 4月23日,成功浇注六标段第一个承台砼;6月14日,六标段常州东桥段,里程桩号:DK1159+062.03--397号第一个墩身成功浇筑;六标段一工区在铁道部第一次信誉评价中也获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09年5月24日先期架梁最后一个特殊结构物—青阳北路连续梁顺利通过架梁机,实现了京沪高铁总指挥部6月份架梁机调头的目标。
    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到了中交指挥部和苏州指挥部的认可,给我们先架梁带来了优势。然而,先架梁取得的优势只能说明过去,不能因为我们有了优势却使我们忘乎所以。我们后架梁方向任务还很繁重,线下部分的生产形势还很严峻,跨高速公路、跨河道等特殊结构物多,施工外部条件干扰还很大,办理施工行政许可手续复杂,施工的难度大,施工期间的防洪、防汛、防涝任务还很艰巨。面对这些问题,如果我们的领导,各作业队的队长、部门负责人、协作队伍负责人,在工作上骄傲自满,在思想上放松警惕,在行动上等待不前,那么,我们所取得的优势也将转化成为我们今后工作中的劣势。我们只有抓住优势,乘势而上,落实工作计划,合理安排生产,超前预防各种对生产不利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运用合理的方案予以解决才能继续保持优势,做中交集团六标段的第一名,实现我们进军京沪高铁建设所立下的誓言!
    同样,劣势也能变成优势,知耻而后勇!劣势常能给我们以警醒,只要处理得当,我们的劣势也可以转化成别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今年5月初,苏州指挥部对我们进行了现场检查,结果查出个别的墩身砼的外观质量有沙线、挫台、色差等缺陷。针对这些缺陷,项目部在分公司领导的亲自指导和督促下,成立专班,召开会议,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出台规范,严格原材料质量和现场砼运输和施工操作流程,对存在的个别墩身外观缺陷进行修补,开展砼外观质量QC小组活动,实行奖罚措施等。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经过全体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墩身砼的外观缺陷得到了改善,砼的外观质量得到了提高。
    因为我们正视了缺陷,正视了施工生产中因“抢工期”带来的诸多“放松”,勇于承认工作中的失误,并及时加以改正,我们便在短时间内扭转了被动局面。
    在施工生产的任何时刻,我们都应该有忧患意识,要正确对待优势和劣势,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省自身的工作,坚持对的,改正错的,坚持质量第一,坚持质量至上,坚持贯彻京沪高铁“五个标准化”施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占有优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信心,有决心去迎接今年铁道部京沪总指挥部的信誉评价。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