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一群80后的小青年,身背着测量仪箱,肩扛着手提着仪器支架,一路欢歌,一路笑语,迎着朝阳向工地出发。他们,就是中交二航局厦蓉高速BT23标测量室的一群年轻人。别看他们整天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很是辛苦,但是,他们“辛苦并……着”——
“大文人”,辛苦并幽默着
朱松良,是这个群体力的“文人”,单薄瘦高的身子,带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虽然没有“职衔”,但是实际上的“二把手”,“老大”不在场,他就是“领导”。虽是文人,却有“武士”精神,在一次测量登坡时闪了腰,由于没有及时医治,发展成为腰间盘突出,严重时腰都直不起来。但他从没有因此影响工作,除了雨天抽空医治一下,一直“扛着”腰痛坚持在测量第一线。测量工作非常辛苦,特别是白天在野外跑了一天,晚上还要做资料,做得头昏脑胀,做了资料还要复印,忙到上十点钟。但他是“辛苦但幽默着”——他说,“复印资料不动脚不动脑,对我来说,就是休息”。
“小机灵”,辛苦并“快”“乐”着
龚超,人称“小机灵”。在这群体里,个子最小,年龄也最小,不到20岁,机灵、聪明、朝气。他最大的特点是“快”和“乐”。 学习快——他不是专业出生,但好学,好问,不几个月,就能独立进行测量了。速度快——到前面树标杆,或者临时回项目部取点东西,他会像野兔似的山上山下飞奔,瞬间就到达目标,眨眼东西就取了回来。收工回来,其他人累得直想找个地方靠靠,他却高声说笑着或者唱着五音不全的歌,还时常边歌边夸张地做着各种怪异的动着,可以把全项目部人逗乐!
“老实人”,辛苦并希望着
方洪兵,说他“老实人”,是因为实在,实干,语言少。他是请来的农民工。每天出工收工,扛最重的那只仪器箱,就是他的“专利”,谁要是“染指”,他定会抢夺回来。最重最累的活,都是他做。外业如此,“内业”亦然,晚上碰上有大量的资料要复印,他就主动加班承揽;每天早晨,他绝对第一个起来,将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大家都夸赞“老实人”,“老实人”不言语,只是憨厚地一笑。但他有一个心愿,家里条件不太好,想以后长期跟随项目部干,有一份比较固定的收入。
“一把手”,辛苦并带头着
高才,是这个集体的“一把手”——测量室主任。别看是“一把手”,却很“哥儿们”;大伙也叫他“才哥”。背仪器箱,扛仪器支架那“才哥”也是经常的事;登山、涉水、日晒、雨淋,他走在前;如果测量是分两个点,他就“利用职权”把路最难走、山最能爬、活最危险的点留给自己。测量工作很忙,很多内业工作需要晚上加班,但他看到小青年们喜欢看电视、上网,他如果一个人忙得过来,就尽量满足他们——够“哥儿们”,自己独自做资料,检查计算核对测量数据,忙到深夜十一二点是常事。
他们,辛苦并“特长”着
别看他们工作很辛苦,他们在闲暇时还着一些爱好和特长呢!“大文人”朱松良,喜欢毛笔书法,一有时间就苦练,项目部的标语、板报就是他的“书法展览”。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格都网站常有他的作品发表,而且小有名气。
“小机灵”龚超,小小年纪“玩深沉”,爱好很有点“另类”,喜欢看哲学书籍!他不喜欢些什么文章,但项目部工地小报的编辑“逼”他投稿,他还是给面子,硬着头皮捣鼓。还真是回事,稿件充满了哲理,不细细品,还真难品出其中味。看他文章写得有特色有实力,报纸专门给他开了专栏,成为工地小报唯一的“专栏作家”。
“老实人”方洪兵没有什么显著的业余特长。业余时间喜欢把办公室收拾整洁条理,再就是看电视看新闻,看电视连续剧,看技术书籍。
要说最有“特长”又最没有“特长”的是“一把手”高才。他“业”得简直就没有业余时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哪里还有什么业余特长?要说他有什么爱好和特长,那就是爱好自己的工作,特长自己的专业;工作就是他的“爱好”,专业就是他的就是“特长” !正因为对自己的工作爱得深,对自己的专业“特”得“长”,他在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被评为二航局总公司2008年度的优秀员工,成为整个BT23标获得荣誉最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