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高举青春的旗帜 实现京沪的飞速

发布时间:2009-12-05阅读次数:
  
  “龙城”,在富裕的江苏,在腾飞的常州,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人的目光。在这里,飘扬着一面青春的旗帜,一群年轻的二航五分公司人,用青春、智慧和激情,谱写着国家继三峡工程后又一个重点工程建设的新篇章。
  京沪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铁路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其中桥梁长度1140公里,占正线长度86.5%;隧道长度164KM,占正线长度1.2%;路基长度162KM,全线铺设无碴1268公里,新建京沪高速铁路与既有京沪铁路的走向大体并行,全线为新建双线,即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全封闭、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以最大限度节约东北地区十分宝贵的土地资源。设计时速350公里,最高时速度可达380公里。共设置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等21个客运车站。该土建工程总投资837亿元。中交二航局承接了京沪高速铁路土建六标段一工区的施工任务,五分公司承担一工区第一作业工区的施工。合同总额65005.5万元,工期由最初的五年,被业主要求提前一年,从2008年1月至2011年。
  京沪高速铁路线路长、工期紧、任务重、施工难度大,并且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管理高、效率高等都给二航局五分公司的工程建设者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二航局五分公司的年轻员工组成修建铁路的团队,挥起青年突击队的大旗,以青春勃发的昂扬锐气,发起了向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攻关克难,使北京到上海只要5个小时,而且建设京沪高铁70%以上的技术将依靠自主创新,京沪建设踏上了不断刷建设高速铁路的施工纪录、屡创项目管理佳绩的征程。

                  挥洒青春的激情 铸就“京沪的速度”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京沪高铁建设首先进行征地拆迁,才能破土动工搞铁路建设,项目部在进场完成基础大临设施和施工前期准备后,于2008年1月17日,京沪高铁全线第一家清表。正式开始京沪高铁施工,拉开京沪建设的大幕。并获得六标段一系列第一:2008年2月26日完成六标第一个拌合站验收;2008年3月1日完成第一根桩基;2008年4月23日完成第一个承台;2008年5月25日完成第一个墩身;。
  2008年,为充分发挥青年职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项目部召开成立“青年突击队”誓师大会,提出争创全国青年突击队的宏伟目标,根据五分公司劳动竞赛发出的动员令:“大战二季度,完成八个亿”的施工任务。全体青年突击队队员在鲜艳的青年突击队旗下庄严宣誓:为把京沪高速铁路建设成为世界一流铁路而奋斗!这坚定的誓言引领着年轻的突击队,将项目部的施工生产推向了高潮。京沪项目部施工现场的丰肖野等青年突击队员,不畏艰辛,知难而进,攻坚克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确保优质安全的完成战役目标任务。时值严冬,刺骨的风夹杂着雨雪疯狂地肆虐着大地,偌大的施工现场,搅拌站高高地伫立着,更显出几分寒冷和空旷。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青年突击队员们顶风冒雪、日夜坚守在施工第一线。哪里有故障,哪里出问题,哪里就会及时出现他们忙碌的身影。
  时值隆冬,暴雪成灾。随着工程部门的图纸陆续到位,根据生产安排编制的用地计划,参建员工在风雪里四处奔走,成功落实了1#、2#搅拌站的用地。在2008年3月28日,五分公司承建的1号、2号搅拌站,同时通过京沪高铁苏州指挥部和现场监理组组织的验收,取得中交集团12个搅拌站中首次两个搅拌站同时一次性通过的好成绩。接着是承台、墩身的施工建设,里程桩号DK1159+029.31,尺寸10.5×5.6×2m的396#承台是二航局京沪高铁项目部的首个承台。刚开始,困难重重,承台施工中基础开挖地下水位比较高,边坡易坍塌;综合接地要求高;墩身预埋钢筋高,定位不便。
  为保障成功完成该承台砼浇注任务,班子成员办公在现场,职能部门服务在工地,后勤保障在一线,项目部的一切工作围绕承台施工运行。经过摸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方面做好排水系统,加大边坡开挖,一方面规划图纸施工,认真做好每一根桩接地钢筋的焊接;另一方面还搭设定位钢架,平面、高程两方面定位墩身钢筋。2008年4月23日,率先成功浇注了中交二航局京沪高铁六标段首个承台砼。成就了“京沪的速度”。
  2008年8月,架梁施工如火如荼,“大干60天,确保架梁施工”次第展开。京沪青年突击队挟首役大胜之余威,于8月9日始开展新一轮的劳动竞赛,项目形成了线下、线上同时施工、共同进步的大好局面。完成产值8153.75万,完成计划的118%,青年突击队再接再励,于10月发起第三战役,经理张育林率作业队职工,以及青年突击队员克服了大风降温的恶劣天气影响施工等不利因素,在第三战役中完成了取的了好成绩。 
  2009年3月15日至2009年9月30日,先后开展了“大战60天,确保先期架梁线下基础工程完工”和“大干一百天,推进架梁进度,攻坚克难。实现重大工序的转换”劳动竞赛,并取得一系列的成绩:2009年2月12日整体完成第一联连续梁;2月13日,二航局五分公司京沪项目成功浇筑六标段第一个特殊结构物—常焦线连续梁2000方。2009年3月12日架桥机第一次通过连续梁,4月1日,常州东先架梁方向第二个特殊结构物北塘河连续梁成功浇筑。 4月29日,跨常澄高速特殊结构物施工方案通过评审。7月5日,在京沪中交项目总部现场标准化检查中朝阳路连续梁获绿牌奖励。8月3日,收到苏州指挥部进度考核绿牌,常锡澄桥段跨三山港M连续梁于7月25日完成梁部施工,比要求节点工期8月15日提前21天,保证了架梁通道的畅通。8月20日,项目部先期架梁方向通过铁二院专家组织的沉降变形观测评估,成为京沪高速铁路变形观测评估的单位。9月8日,桥面系防撞墙施工获苏州指挥部绿牌嘉奖,这是中交集团全标段桥面系施工中获得的首个绿牌嘉奖,也是二航局五分公司在京沪项目获得的第五块绿牌嘉奖。
  神奇的施工速度引来了各方的惊叹和赞誉,但在成绩背后,饱含着项目部青年突击队员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中间,有的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的人带病坚持在一线。正是这些可爱的年轻人,练就了一身铮铮铁骨,练成了一批京沪高铁建设的栋梁之材,他们用自己青春激情铸就的“京沪的速度”,也将随着青年文明号的旗帜永远留存在二航局五分公司的修建高速铁路的历史上。

                   凝聚青春的智慧 打造京沪的精品
  二航局五分公司承建的京沪高速铁路一工区第一作业工区桥面系施工以无砟轨道板铺设为主线开展施工,按精度安排,先期架梁方向桥面系工程须在2009年9月30日完成。但由于架梁机调头较晚(2009年7月3日)、天气、图纸不到位等原因,先架梁方向桥面系工程启动较晚,以无法再年底完成先架梁方向轨道板铺设任务,因此,为保证在总结点工期前完成轨道板铺设任务,后架梁方向12.85km的防撞墙、坚墙、遮板施工与箱梁架设同步进行。要攻克这些技术难关,国内任何一家施工企业都不可能独立完成。二航局五分公司凭借建造着“勇于创新”结合以往水工、桥梁、公路等施工管理经验和先进施工技术,联合中交、德国马克斯博格建筑有限公司等单位,使京沪高铁建设真正体现了创新与施工的有机结合,减少了中间环节,施工与创新的沟通更为畅通,为优质、高效施工提供了机制的保证。
  二航局五分公司的项目管理团队在分包商、协作队管理中,通过协调、管理等,有效整合了各协作成员的资源优势,集各家之所长,为高效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依靠自身拥有的优秀企业文化和施工管理经验,攻克了一道道技术难关。
  京沪高速铁路施工,70%以上的技术将依靠自主创新。分公司承建的十个特殊结构物、无砟轨道施工等施工经验少,青年突击队坚持科技创新,扎实开展“五小”科技攻关竞赛活动,成立了“五小”科技攻关小组,对殊结构物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科技攻关小组针对不同的施工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有效地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质量。在桥面系无砟轨道施工中请德国马克斯博格建筑有限公司技术小组协作、指导。确保桥面系无砟轨道的工程进度,同时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实现专业化、工厂化、精细化、标准化的施工,同时重安全、抓质量、赶进度、讲诚信、敢担当,经过德国博格公司技术小组指导,科学调配,周密设计,桥面系无砟轨道施工效率不断提高,工法日益成熟,令前来观摩的专家和学者们大为惊叹。苏州指挥部徐海锋指挥长视察五分公司承建的京沪高铁工地后指出:京沪高铁桥面系无砟轨道施工作为新工艺,做的很好,值得大家学习,“京沪经验”要好好总结!
  质量是施工生产的生命,项目从2008年开工之初,便在青年突击队员中反复强调高水平的施工管理离不开严格的质量管理的理念。为此,项目部在各分部设立了专职质检员,每个班组都有兼职质检员。质检员队伍里,青年突击队员占了大部分。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严格执行质量三检制度。青年突击队成立了桥面系小组、特殊结构物小组等,聚集青年技术人员的智慧,提高改进施工质量。各项施工工艺都达到监理要求,通过苏州指挥部的检查,并获得苏州指挥部颁发的五块绿牌。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为使京沪高铁的施工安全生产万无一失,京沪高铁项目部在组建之初,就在广大青年团员中间大力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活动,在各个分部设立安全生产示范岗,确立队长、组员。“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项目团总支与生产一线的组员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区和安全责任目标,制订具体的奖惩措施,并由团支部定时召集各团员青年人员对上月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和评比。示范岗的设立极大激励了青年人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在京沪建设中的工程施工环节中,项目部创造了大小安全事故为零的奇迹。

                  孕育青年的英才 营造京沪的文化
  青年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项目部十分重视对青年人的培养,将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孕育青年人才的广阔舞台。为深化“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项目部结合施工实际,开展了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能比武,实行“师徒结对”活动,着眼于项目管理的优化,把管理延伸到岗,把指标量化到人,实行“军事化上岗,规范化作业”,引导青年职工立足本职岗位,争先创优,学技练兵。在项目部劳动竞赛中,一大批青年职工在本职领导管理岗位,成为符合企业需要的骨干力量。34岁的项目经理张育林,在京沪建设中,追求技术的创新,更新施工工艺,率领分部青年突击队员,使各个节点工期全部超前完成。31岁的项目副经理喻文浩,在技术上锐意革新,工作中充满激情与活力。32岁的项目副经理肖翔在工作中刻苦钻研,迅速熟悉铁路建设的施工工艺。
  项目部在对年轻员工的培养中,详细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既保证施工,又保证学习。一方面给他们委以重任,压担子,放手让他们独立工作,使之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同时,对他们经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培训。项目部经常性地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提高青年团员政治素养,目前已有8名团员作为推优对象,向公司团委上报,有5名青年列为培养对象,有3名列为重点培养对象。为了满足项目部年轻人学习需要,项目部设置局域网,实现了办公资源的共享,在网上开展资源共享。为使年轻员工尽快走上工作岗位,项目部深入开展了“传帮互学”活动,建立和实施“师徒结对制度”,李振武-张文涛师徒获公司优秀师徒对子,同时为青年的成长提供通畅的发展平台。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并与项目文明工地创建结合起来。项目部严格执行中交集团“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规范要求,小到旗帜印制,大至场地的布置都进行了精心设计。整个办公区、生活区优美整洁,规范大方,各类运动娱乐设施齐全。施工场地更是有条不紊,各类标语规范醒目,充分体现了中交二航局的整体形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为了营造浓郁的项目文化氛围,项目部围绕塑造“京沪品牌”的目标,给项目宣传工作提出了量化指标,并在2008年成立了宣传报道小组。2008年与二航局总部一工区共同举办的工地小报《京沪纵横》,3月正式开始发布,每月印发一期,内容广泛,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评价,成为项目部青年文明号创建的窗口。常州日报记者对京沪工程进行多次深入报道,在京沪高铁建设中慕名而来的各级领导、专家、教授。通过他们的实地考察和宣传,为二航局五分公司开拓市场、树立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项目部的“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营效益。项目部因地制宜地搞好文体娱乐设施,广泛组织职工开展篮球、乒乓球、拔河、参观、游玩、放风筝、游泳、聚餐、座谈、卡拉OK、文艺晚会、棋牌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每季度组织各部门员工学习、培训。
  京沪高铁青年文明号创建团队在2009年结出了累累硕果,突破了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的施工经验和重大的科技成果,常州东桥段DK1154+400处,连续两年被中交经理项目部评为“优质样板工程”,2008年被中交经理项目部评为“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征地拆迁工作先进单位”“劳动竞赛优胜单位”、2009年被中交经理项目部评为“文明施工及环水示范工点”,并获得三个特殊结构施工进度奖,分别是:跨青阳北路连续梁、跨232省道连续梁、跨河横路连续梁。2008年分公司京沪项目部混凝土搅拌站被二航局评为“文明班组”、项目部物资设备效能监察小组被评为“优秀效能监察小组”,张育林经理被局评为“优秀管理者”、喻文浩经理被二航局评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还受到上级领导、业主、监理和外来参观人员的一致赞扬,为二航局五分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形象和社会声誉。
  青年突击队的大旗在京沪高铁施工现场凛冽之风中猎猎作响,青年文明号的铭牌在二航局五分公司的青年在辛勤汗水中锃然闪亮。成绩只属于过去,京沪高铁的二航五公司青年突击队将在后续工程施工中再接再励,再创辉煌。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