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默默无闻十年如一日在工地上奉献着自己的青年青华,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她的名字曾上过中央企业青年网,她参加过演讲、写过文章,她是二航局一名协议工,京沪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们亲切的喊她“翁姐”,她就是京沪高铁项目部公认的才女,办公室翁尚萍。 十年来,她在二航局南征北战于各个项目部,在以男职工为主的工地上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十年来,看着很多和她一样大或者一起进二航人的同事先后离开二航局,有的受不了工地的单调生活就转行了,有的不愿拿着每个月固定的薪水就下海经商,有的不想过漂泊的生活就辞职了,有的结婚生子在家带孩子就不做了,面对同事的离去她也曾动摇过,但最终她选择留下来,她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在建筑工地上,和男工一样最初住活动板房,到现在跟男工一样加班加点。十年来她没有正式职工的福利,比如,年休假、保险等等,但十年来她都是以二航人的高标准、严要求来严格要求自己,工地上的她,少了一份柔媚,多了几分自信;少了一份依赖,多了几分自立。 她刚毕业时,随着朋友到军山大桥,接着为人妻,再到儿子出生时修建武合铁路、现在的京沪高铁,干过五个工程,见证了二航局十年来的发展,在工地上,她的人生价值十年来一直在钢筋混凝土里闪光,人生坐标在积极进取的岗位上定格。她憧憬美好未来,为二航局的发展尽职尽责,表现出当代女性的巾帼不让须眉。她代表了二航局的半边天们,并用言行和成绩向世人展示着当代二航女人上得了厅堂,下的了厨房,在工作中争强好胜,在生活中贤良淑德的“贤淑、贤能、贤达”的精神面貌和风采。 从当初毕业,随着朋友在一个工地上面,但一个在综合办,一个在现场做测量,还是难得见上一面,虽然有着平常人一样的情感,却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虽然有合家团圆尽享天伦的期盼,却没有梦想成真的如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依然在工地,没有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为她的婚礼庆贺的欢乐场面,只有项目部同事的道喜声。成家后,为了工作,孩子生下来只带了一年,她就狠下心肠,把幼小的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含着眼泪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待到再次回到家中时,孩子已经长高,能叫爷爷奶奶,能到处跑了,却对她很陌生。当她回到家时,孩子躲藏在爷爷的背后,用那双清澈无比的眼睛怯生生地盯着仿佛天上来客的妈妈。好不容易与孩子重新建立感情时,她就要收拾行囊在孩子“我要妈妈”的凄厉哭闹声中万分不舍地踏上归途,眼睛早已蓄满了欲滴的眼泪。回到工地,她调整心情埋头工作,那浓浓的思念与牵挂只能深深埋在心底,化为工作的动力。 到孩子可以上幼儿园了,每到寒假、暑假便便兴高采烈的让老父把孩子带到工地上来,祖孙三代相聚,享受亲人在身边的温暖,等到孩子要上学了,便让年迈的父亲把孩子带回去,在送走孩子的路上,当她不舍孩子离去时问到:“航航,上学了,要什么礼物,妈妈给你寄回去。”孩子天真的说:“把妈妈当做礼物,寄回来。”她只能在孩子天真的话语中,依依不舍的流着眼泪无奈的把孩子送上火车。 她辗转各个工地,从刚毕业进二航局就在综合办做接待、整理收集办公室文件,到京沪高铁在资料室整理资料,由于她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活泼开朗的性格,积极参加各类活动以及对文学有着天生的爱好,参加中交京沪项目部、公司、分公司举办的演讲,在二航人等报刊、网站上发表文章,使他的知名度大大提升了,好多人都是因为他的演讲和文章,从而认识她,她也是京沪项目部公认的才女,我们亲切的喊他“翁姐”,他从二航局五分公司做接待、资料到现在二航局京沪总部办公室做接待、宣传等等。这是她十年来努力的工作的结果。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想不通的问题,她总是想尽各种方法来自己引导开解自己。用一种坚韧的毅力挑起重担,用乐观的心态对待压力。她面对远离亲人、孤身在外、大多数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总是乐呵呵的,可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思念,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不仅仅是为了挣这份工资,更多的是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热爱。 在她眼中,这就是二航女人的生活。她从来没有把这些看成是困难,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依然觉得快乐。在工地上面没有所谓的双休,没有时尚的夜生活,没有繁华热闹的商场、超市,可工地上的生活是真实的。身在工地上面,作为二航女人,她也是一名普通人,有时候也会像其她的女人一样,和同事们聊聊穿衣打扮,谈谈自己的近况,说说家人,憧憬自己未来的生活。但却又因为工地生活注定要漂泊,她便十年如一日漂泊于大江南北,哪里需要就去哪里,而她由于漂泊于工地而变得不那么普通,犹如一朵朵盛开绽放的花朵,摇曳在继三峡工程以后国家一次性投资规模最大的京沪高铁项目的建筑工地上,展现二航女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奋斗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