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年前,武汉第一座长江大桥建成,国人欢呼雀跃,心潮澎湃,中国从此告别了不能在长江上建桥的历史。
54年后,中国建桥梦之队中交二航局与桥结缘,用科技与管理圆了中国建桥强国梦。
今天,在长江之滨,中交二航局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青年突击队队旗光彩夺目。一群青年人在武汉第七座长江大桥上点燃梦想,誓把大桥建成“世界级精品工程、人才摇篮工程、共青团品牌工程”。他们与日月争辉,与科技共舞,与成才相伴,在共青团的摇篮里,在大桥的战场上,挥洒青春诗篇,写满光荣与梦想。
文化先行者
2009年6月,项目部隆重举行“青年文明号”启动仪式,共青团武汉市委书记沈涛将“青年文明号”争创牌授予团支部书记,二航局党委副书记蒋成双亲手将“青年突击队”旗交给突击队队长孙琦,42名团员青年高举右手,庄严宣誓。自此,青年文明号集结号吹响,文明春风沐浴大桥,青年文化这杯美酒愈酿愈香。
团支部高举青年文明号旗,用先进思想武装青年,用先进文化引领青年,用活动教育青年。自2008年10月项目开工以来,团支部经常组织团员青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化“与祖国共奋进,与企业同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学习企业发展历史、文化、战略,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凝聚青年。项目部建设灯光篮球场、读书屋,为青年文化交流提供场所和舞台。团支部组建二七青年篮球队与外单位进行“商砼•和谐”篮球杯比赛,增进企业和青年之间的了解和认识;以二七青年为主的分公司篮球队参加二航局在汉单位篮球赛,荣获亚军,增强了青年的集体荣誉感。
团支部坚持“走出去”原则,积极与湖北中医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移动通信江岸区分公司等高校、企业进行互助青年志愿者活动,让“青年文明号”走出企业,融入社会,充分展现企业和青年的良好形象。公司团组织为农民工子女赠送“亲情电话卡”、“爱心书包”“爱心文具”等物品,拉开了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活动,项目部青年志愿者与农民工签订结对服务协议,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志愿服务。项目部开展新生代农民工调研,就教育与培训话题,深入探讨,参加武汉市和湖北省共青团与人大代表面对面活动,为新生代农民工呼吁,履行社会责任,受到团市委和团省委好评。
通过争创活动社会化,共青团品牌形象凸显。武汉理工大学、武汉桥梁学院、武汉工业学院等高校学生到项目部参观学习;武汉凌云科技集团24名团干部前来项目部,取“青年文明号”创建经;湖北省青联界别走进中交二航局参观学习,均取得良好效果。
项目部依托工地小报《二七•跨越》、分公司《航五团讯》、公司报《二航人》、各级团组织网站,广泛宣传共青团工作,全面展现青年文明号创建风采。
生产实践主力军
在项目部,到处都是练兵场。团员青年在劳动竞赛、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科技攻关活动、导师带徒等活动中,摩拳擦掌,尽显伸手。
青年突击队队员每次在劳动竞赛中,顶住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等重重压力,冲锋陷阵在艰、险、难、重等任务上,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使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目标完全实现。
2010年7月,受连续降雨和三峡泄洪等影响,长江水位剧增,二七大桥施工栈桥淹没,施工领域严重缩小,项目部驻地防洪压力增大,水位最高时,洪水离项目部只有十几米的距离,随时都可能冲过防护坡。青年突击队员们奋战在第一线,日夜轮流值班,时刻准备着,一有险情,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周密部署,细致安排,确保了项目部驻地安全和生产不受影响。
团支部以青年安全环保示范岗为载体,开展安全环保教育,提高青年安全环保技能,通过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明确责、权、利。在施工现场责任区摆放安全环保示范岗责任牌,团员青年佩戴“安全员”红袖章,争当兼职安全员。项目部每个季度评选一次“安全环保明星”,对在安全工作方面做出贡献的青年每人给予300元奖励,对发生事故的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项目部安全生产800天。2010年,武汉团市委青安岗考核小组莅临项目,对项目安全教育形式创新、安全措施有效、安全文化氛围浓厚给予高度评价,项目部荣获 “武汉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项目部十分重视青年科技攻关活动,成立了以项目总工陈超华为组长的科技攻关小组,着手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和研究,实现了降本增效、解决了现场施工难题。攻关小组研究的拉墩定位系统定位大型钢围堰及下沉施工工艺,精度远超过国家标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果可在桥梁、电力塔基、大型独立墩码头、排污、石油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开展深水及大倾角倾斜、破碎岩层地质条件基础施工、大跨槽形梁顶推施工、结合梁三塔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等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科技创新、方案优化,节约了几千万元成本。青年QC小组全面控制钢护筒插打质量,22根钢护筒垂直度均小于1/500,其中有9根小于1/1000,比国家标准高10倍,由“80后”青年孙晓伟主笔的《3#墩钢护筒插打质量控制》获得了QC省级二等奖。
人才摇篮
项目部开展导师带徒活动,建立每周两小时业务学习制度,由项目领导亲自授课,就工程管理、技术、企业文化、党建等方面知识进行传授,使团员青年受益匪浅。一批青年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快速成长成才。
24岁的技术主管王云龙有天晚上,把第一份技术方案交给师傅陈超华,次日一早,方案圈满了点评,连格式、语言甚至标点都未放过!师傅经常忙到深夜,但始终关心他的成长和进步。师傅授人以渔,处世方法和科学态度影响了他,为了把方案编制完美,他往往反复修改十余次。
项目学习氛围好。“有问题都可问,就怕你不问”,和王云龙一起参加工作的女技术员封大山欣喜地说,刚开始很多知识不懂,项目部实行首件制:第一根桩,第一个承台等节点,主要管理人员都要参与,有问题现场就问,有难题现场解决。这给了她很大的帮助,大家集中讨论技术难题,评价实施后的各项方案,总结方案都有总工或副总工主持。项目领导亲自授课的每周两小时业务学习制度,也让技术员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忙碌的施工现场到处留下30多名年轻人的身影,他们脸上写满了快乐,谱写了青春乐章,载满了成绩和荣誉。项目部为公司培养了一名项目经理,两名项目总工,两名副总工,一名项目副经理,三名工程部长,两名工程部副部长。封江东、陈亮、张焕玲、叶青等“80后”优秀技术骨干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为项目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人才效益。项目部因此荣获五分公司青年文明号、中交二航局青年文明号、武汉市青年文明号、武汉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