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高科技信息化的时代里,网络、电视以高速的传播、超大的容量、鲜艳的色彩充斥着我们的视线,白天穿梭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晚上匍匐在键盘荧屏前度过,尘世浮躁,已经没有多少人去读书了。
而作为一名走南闯北、漂泊四海的二航人,无论走到哪里,我都没有放弃读书的习惯,我的行囊中、床头边总少不了放置一些书籍,唐诗宋词,诗歌散文。抛下一天忙碌的艰辛,摒弃生活的喧嚣与浮躁,在静夜入睡的那段空闲,总要随手拿起一本书或一份报刊在灯下阅读,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相伴淡淡的书墨馨香,让文字涤荡自己的心灵。书读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连着茫茫夜空,这是我最惬意的时光。
我读书是一种心境的享受,此时你可以以平和的心态飞翔,盘旋在适宜的高度,在放松的情绪里收获喜悦,俯瞰大地,放眼世界,领略天地的神奇。读书同时也是一种开辟,在斩断染血的荆棘之后,你便在这片美丽的天地间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精彩,释放那凝聚于心的无限能量,放飞刹那间灿烂的思想和无与伦比的光辉。
随着岁月的增长,读书的数量越来越多,就越为书所迷。读老子的《道德经》,其清静无为的思想,渗入人心,波涛不兴,清静平和。而读《史记》,帝王将相的功成名就总令人壮怀激烈。读《三国》,既沉醉于逐鹿中原的豪迈气概,又醉心于文臣谋士的唇枪舌剑。沉浸在古典文学中,很容易被古人的哲理、思想、气质所渗透、改变。当有一日抛下书本,抬头望望,仿佛远离今世,回到古代去了。停读后,要用时间来缓冲;用现代气息、烟火来稀释,好久才能回来。
相比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的古训,我更以倾向于读书明其心志,我视读书为一种心境:清晨捧书,品茗,书景与茶香融入心中,化作心香一瓣感受别人的悲欢离合,旁观置身事外的风花雪月,体会曾经忽视的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便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良夜独坐,一书在手,沉思凝愁,让凉夜里的丝丝清风吹拂手中的页页书卷,思绪可以飘荡到很远很远,心灵上有一些茧子在悄然脱落,无比怡然惬意,心安理得。
读书多了,境界就多了,最终这样的境界便就在人心里形成无法磨灭的心境,吹灭了读书灯,一身都是月。有很多时候,我们不在读书,但分明在书的境界里行走,披一身清辉,把书与现实,把虚幻与真实融在一起。有时掩卷而起,一无所想,只是静静地承受着这云影天光,什刹书海,身如不系之舟,心帆远扬,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从书中读出人生,用于人生。
清源唯信禅师说过: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参禅时,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参禅之后,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我想,读书如此,读《人生》这本书亦如此吧。
读书让我没有了功名利禄的困扰,读书也让我忘却了生活琐事的烦恼。读书让我提高了自身的涵养,读书更让我创造出精彩的人生。就让书伴随着我的心灵与生命在人生旅途中继续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