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比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比鸟儿没有翅膀”,读书可以使一个耕作之人变成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读书能使更多的人畅想未来,规划自己美妙的人生;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甚至是一代人的命运;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气质,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可见,读书非常重要。
古时候,北宋大儒张载在《四言》中讲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提到知识分子读书的伟大使命;近代有周总理那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这些伟人能从人类社会的角度定位读书,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我们虽然没有伟人那样远大的报复、崇高的理想,但是我们一定要端正读书目的:在学校时读书是为了增长知识、积累知识,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充分利用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服务企业,进而服务社会,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可以说读书伴随着我个人成长的过程。我九岁开始读书,五年小学、四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经过十九年的象牙塔生活,经过十九年的知识储备,我满怀信心地来到了中交二航局五分公司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项目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找到了一个检验自己能力的平台。工作之初,带着学生时代的读书习惯,还能经常利用业余时间读书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积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及“学生气”的消散,内心的惰性被唤起,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缺乏思考,缺乏创新,过着安逸但漫无目的的生活,一转眼,一年的时间过去了,虽然感觉自己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但是读书却在我的生活中消失了。自我感觉这是读书人的一种悲哀,将自己的看家本领丢失了,以后将如何安身立命呢?幸运的是我来到了二航局五公司,这样一个拥有良好企业文化氛围,崇尚学习的企业,从学习型企业建设到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团组织的建设,从公司阅览室到项目部职工书屋的建设,从每周两小时业务学习到每一次技能培训中的业务提升,都为员工们读书和技能提升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样一个有利的环境,丰富的资源,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读书贯穿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之中,和吃饭一样成为我们每天的必修课,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东西。每天晚饭过后,坐在夕阳余晖之下,面前摆放一张方桌,拿着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边喝茶,边看书,多么惬意的生活!
庄子曾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崖”,指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知识是无限的,尤其是现在是知识社会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就像出生的小草,一天一个样,一天不学习就跟不上知识的更新速度,因此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大多数人认为读书学习属于学生时代,许多人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忽视了读书学习,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工作之上,放弃了学习,而还有一些人在毕业之后继续读书学习,接受最新的知识与信息,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几年以后二者的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前者还是按部就班地从事着自己的工作,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生活,后者则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乘风破浪,充当了时代的弄潮儿,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但是,面对汗牛充栋的书籍,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知识层次、知识结构的书籍,寻找那些能帮助培养工作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的好书,才不至于在庞大的书屋中迷失自己。
以这次“书香伴我成长,知识给我力量”演讲比赛为契机,让我们在这个拥有良好文化氛围的企业中携起手来共同读书,在读书中与企业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