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无三尺平”,“无山不洞,无洞不奇”是对贵州地貌的概括,在这样的条件下修建高速公路,无疑是相当艰难的。贯穿于贵州重峦叠峰之间的高速公路,高架桥毋庸置疑成为施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进入二航局工作两年多,一直从事桥梁施工,其中有两座桥都是在贵州,汕昆高速T17标的要塘高架桥和思剑14标的天池村高架桥,要塘高架桥最高墩77m,天池村高架桥最高墩45.407m。这两座桥与二航局在贵州施工的诸多桥梁相比,无论高度还是长度都不足挂齿,与马岭河大桥和坝陵河大桥等桥梁相比,其技术含量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高墩施工都有它独特的地方。要塘高架桥采用后移式悬臂模板施工,每次浇筑混凝土4.5m,其承重主要靠预埋件,这种模板共有3个施工平台,施工方便且安全。天池村高架桥采用翻模施工,每次浇筑混凝土4.5m,每套墩身翻模有两节模板组成,模板高度为4米和0.5米,0.5m高的模板作为翻升下层模板的持力部分,考虑到施工方便和安全,施工中搭设脚手架,上面铺设模板作为施工平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施工,高墩施工都必须一节一节浇筑,每浇筑一节,墩子就升高一节,也就离封顶更近一步,为此,我们不无欣喜之情。 高墩施工危险性大,这是高墩施工的最大特点。墩子一节一节升高,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在高处作业,“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行为”很多,稍不留声就可能造成很大的损失,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墩子越高作业人员付出的代价越大,作业也越艰难。因此,施工安全问题在高墩施工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高墩一节节的施工过程就像人的一生,从最基础开始打好基石,每一节段都要无可挑剔的完成,为下一节段做好铺垫,这样才会“节节高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汗水也有喜悦,只为达到“封顶”的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