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文化故事

首页 企业文化文化故事

提高执行力关键在“三干”

发布时间:2012-04-11阅读次数:
当前,适值成渝客专项目部“大干100天,决胜二季度”劳动竞赛的关键时期,项目常务副经理尹应军着重强调狠抓执行力,并把执行力建设视为项目成败根本。这种“赢在执行力”的理念对项目如何干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执行力,是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是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和任务的能力,其核心是“干”,即“要干”、“能干”、“干好”。一项工作,没有人去“干”、去落实,就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一项工程,不按规矩“干”,任意折扣,就只能是“豆腐渣工程”、“不合格工程”。
要想创建精品工程,就必须狠抓执行力建设,培养“干”文化,打造“干”员工,落实“干”责任。具体来讲,就是一项决策,定一项是一项,项项算数;干一件事情,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要使员工转变“要我干”、“敷衍干”的观念,培养“能干”、“会干”的素质,提升“快干”、“干好”的效率,追究“不干”、“懒干”的责任。要想实现预定目标,就必须牢牢把握“三抓,三干”,提升“干”水平,使各项具体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一抓思想作风转变,培养“我要干”、“带头干”的干事文化。干一件事情,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吃透上级精神,自觉与上级部署保持一致,对领导的科学决策不阳奉阴违,敷衍应付,做表面文章,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抓落实;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一切从实际出发,力求每项决策都经过细致分析和研究,每个决定都经得起考验,每项工作都干精干细干实;要锐意进取、争先创优,以分秒必争、时不我待的精神和不畏艰难,迎难而上的状态,跳起来摘桃子,主动作为,“早干”、“快干”;领导干部和党员还要“带头干”,不做“甩手掌柜”、“二传手”,力求事必躬亲、率先垂范。
二抓制度体系建设,打造“能干”、“会干”的干事员工。
干一项工作需要人去推动,去执行。只有合适的人,才会“来事儿”,把事情干好,而管好人事就需要在制度上下功夫,通过建立行得通、管得住、用得好的制度体系,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提升和巩固执行力的长效机制就需要健全目标责任制、用人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学习提升机制等制度,通过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员工“按规矩干”、“超水平干”。目标责任制是定目标、定人、定事、定责任,什么事情什么人干,什么时间干完,干的效果如何,都有明确规定。通过目标分解,将工作任务细化、量化、具体化,明确责任部门和个人,层层抓落实。通过用人机制和员工绩效考核机制,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通过学习提升机制,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通过健全机制,营造干事氛围,促进员工“能干”、“会干”、“巧干”。
三抓督查督办问责,追究“不干”、懒干”的干事责任。提高执行力,不仅要使员工履责,更要靠监督问责保障落实。要强化监督,对项目重点工作跟踪督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制度写在纸上,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等不实行为,督促各项工作“从口上落到脚下”、“从会上落到会下”;要严格执行问责机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坚决治理“慢干、懒干、不干、乱干” 等行为,体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好则奖,不干则罚”。
二航网群 Network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