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的天气清爽怡人。清晨,踏着第一缕阳光,乘着九江新长江大桥项目部为青年人特别安排的大巴前往星子县著名景区白鹿书院和石门涧。先前早就听同事说过这两个景点,说是在星子县算是数一数二的景点。一直想去,这一次算是赶上了,没想到,还收获不小。
旅途的第一站是白鹿书院。从项目部出发直奔目的地,大约一个小时就到了。沿途中,一片片的绿海盛入眼帘,走过一波又一波;一座座的山峰充斥着眼球,让人目不暇接。在看看车内,我想,大伙儿此时的心情估计也跟我一样,犹如那刚从笼中放飞的鸟儿,渴望自由的空气,带着些许兴奋、些许期盼。
来到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完备的书院并据称为“海内书院第一”的白鹿书院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白鹿书院内的五个庭院:先贤书院、棂星门、白鹿洞书院、紫阳书院和林业学堂。可以说每个庭院都独具特色。然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倒是那白鹿洞书院里面的《白鹿洞书院教条》,其教条的创始人为南宋朱熹,他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制定了这一教条,从中反映出了做人在做学问之前的教育思想。全文分五章:教之目即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学之序即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即要学、问、思、辨四者相结合;处事之要既要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既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以上总总,待细细揣摩,却能感悟良久。
旅途的第二站是石门涧。石门涧位于庐山西麓,素称庐山西大门。因天池山、铁船锋对峙如门,内有瀑布垂落而得名。海拔4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在这里,除了能领略“一尺银河落九天”的壮观,还能感受“喷雪奔雷,腾空震荡,使耳目为之狂喜”的震撼。沿路,不但溪流如锦绣,山峰翠绿,还能看到很多奇峰奇石奇境界,像龙虎情、**望月、猴子摘桃等,不细细观赏,实难分辨。
石门涧的秀色可谓“人杰地灵”,但石门涧的地势却让人望而叹之。石门涧因其地势雄、险、奇、秀,故有徐霞客称之“知石门之奇,路险不能上”的感况。如此之说,绝非妄谈,却让游玩的青年望而却步,不到半山腰大家就筋疲力尽,特别是同去的6名女同胞们,因来时考虑欠缺,一半的都穿的是小皮鞋,路况加鞋子的不便使她们更没有信心到达终点,完全处在绝望与渴望相矛盾的思想斗争中。此刻,却听到书记一语道来:不到终点非好汉、不看全景真遗憾。让大家士气大增,于是,大家不在自怨自艾,不在数着数目上台阶,不在几番追问还有几里路,更多的是慢慢的欣赏沿途的风景以及坚定向终点冲刺的决心。在慢慢探寻下,接近花费了两个小时,我们一起到达了终点。回首,痛苦且快乐,心酸却自豪。
一路走来,不放弃、不抛弃。坚持让我们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当夕阳西下,每个人泛红的脸上像那朵朵盛开的花儿,那么艳丽明媚。我想,此刻,每个人的心里肯定是特透亮、特明朗。。。